-
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2014-10-24 3334
-
"看得见的宪政":理解中国宪法的财政权力配置视角2014-10-23 3086如果说政治权力的配置是宪政体制的核心,那么作为任何政治共同体存活须臾离不开的血液,财政权力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政治权力,财政权力配置堪称所有政治体制大厦的根基。财政权力配置有自身对权力的政治分工和权力制约规则,财、人、事的合力决定着其他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及其
-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2014-10-23 3218晚清以降的各个变革阶段之间并不能用线性的现代化史观简单地加以解释。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共和危机的影响,“五四”文化运动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如何评价共和的制度与价值,如何看待19世纪末期以降被视为楷模的西方模式,以及由此引发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等问题,构成了/五四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2014-10-21 2874如果说自由主义治理术的合理性是“为市场而治理”,那么,社会主义治理术的合理性是不是“因为市场而治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然涉及中国与世界的大转型背后政治理论的激荡与扬弃,必然需要从“两个三十年”走向“三个三十年”,无论是向后看、回到革命的源头,还是向前看
-
宪政的根基——抗战前后梁漱溟的宪政思想与实践2014-10-15 3598今天坊间和学术界的梁漱溟热,鲜有讨论他的宪政思想及其与乡村建设的关系。其实抗战前后,梁漱溟对宪政和政党问题有大量论述,值得今天重新回顾。 梁漱溟的口号是乡村建设就是我的宪政运动,因为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本。他认为晚清以来,中国的宪政运动一直无法成功…
-
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 ——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城乡关系2014-10-15 3697
-
“东方封建专制主义”与中、俄(苏)二十世纪的革命与道路之辩2014-10-15 3648
-
政府补贴、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电视的“公共性” ——重庆卫视改革刍议2014-10-15 3243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宣布取消每年3亿元的商业广告收入,通过从政府获得每年1.5亿元的补贴,使自己转变为“公益电视台”。在作为政治和经济的“重庆模式”被高度关注与论辩的今天,这一举动很难不看成是重庆模式在传媒体制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体现。因此,重庆卫视改革引发
-
“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2014-10-15 3129“价值无涉”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概念,但是对此学术界却存在严重误读。本文从韦伯构建学术公共领域的角度,认为韦伯“价值无涉”的“客观性”原则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为了破除普世性的理论神话,也论证了价值判断需要“科学”的论证,而经验事实需要在与文化价值的关
-
农民价值的类型及相互关系2014-10-12 2632当前中国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伦理性危机,其原因是构成中国农民安身立命基础的本体性价值出现了危机。中国农民本体性价值的核心是传宗接代,现代性因素的进入,致使传宗接代的本体性价值开始理性化,从而导致传统的构成农民安身立命基础的价值发生动摇。本文试图通过将农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