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柏峰、曾翔 | 论选择性执法的技术规制——从“卫片执法”展开2025-10-26 78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其中,合理有效规制选择性执法是推进严格执法的重要内容。选择性执法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执法机关根据社会情势差异和执法具体情况来决定执法适用的法律、手段、对象以及严格程度的执法方式。 当行政执法机关基于不正当理由作出…
-
戴昕 、申欣旺 | 规范如何“落地”——法律实施的未来与互联网平台治理的现实2025-10-11 67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2011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时任委员长吴邦国指出,到2010年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如期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已实现有法可依。”立法工作…
-
郑智航 | 数字时代国家信息能力的法治建构2025-10-10 301信息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导致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国家治理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为法治建设开辟了新领域和新赛道,为法治实践创造了新工具和新方法,塑造了法治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信息愈来愈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变量。数字立法、数字执法、数字…
-
吴义龙 | 什么是苏力的贡献?如何接续?2025-04-01 3399本文系河南大学法学院吴义龙教授特为纪念苏力教授七十荣休而作,原标题为:“问题与方法——苏力的贡献与接续”,感谢作者授权基层法治推送。基层法治公号谨在此向苏力教授致以诚挚的敬意。图为2013年第7号超强台风“苏力”(Super Typhoon Soulik)的卫星云图。问题与方…
-
张文显 | 法教义学与法社科学的异与同2025-03-25 2999法教义学与法社科学的异与同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平台《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3月25日,第3100期第A05版。张文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义学与法社科学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它们又是互补的、辩证统一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认识的维度和方法的差…
-
陈柏峰 | 为中部地区崛起培养卓越法治人才2024-06-03 4199《为中部地区崛起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高素质法治人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合力不可或缺的组成…
-
张文显 | 新时代诉源治理的认识论和辩证法2024-06-03 5526张文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召集人目录一、如何认识诉讼现象二、如何认识诉源治理三、如何推进新时代诉源治理“推进新时代诉源治理”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话题,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既有政治和法治意义,更有社会意义。对诉…
-
熊浩 | 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美国ADR运动 ———基于制度史与思想史的双重视角2024-06-02 4742熊浩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内容提要:纠纷解决制度的变化与社会纠纷解决偏好的形成深深地嵌入社会结构的变迁之中。在美国制度史上,非诉讼纠纷解决之机制早已存在,并在之后的制度演进中被具体的社会情境遮蔽或凸显,而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现代ADR制度是移民、劳工运动、民权…
-
谢海定 | 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2024-05-30 4112谢海定 | 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谢海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法学研究日益呈现出两种研究进路之间的竞争。以一些理论法学者为代表的社科法学倡导者,强调“不断从各个学科汲取新的知识”去“发现法律制度或具体规…
-
李晟 | 实践视角下的社科法学:以法教义学为对照2024-05-30 4255李晟 | 实践视角下的社科法学:以法教义学为对照李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在近年来的中国法学中,社科法学研究日渐兴起,产生了诸多引人关注的成果。与此同时,法教义学也持续产生着学术影响。最初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基于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和视角,所讨论的问题域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