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灰色治理与城市暴力再生产——鲁磨路“城管”实践的机制分析2015-07-25 4716与西方经验不同,近十多年来中国城市暴力的兴起并不是城市共同体失败的征兆,也不是简单的暴力犯罪的法律问题,而是特殊的城市治理机制的产物。在灰色治理中,城市空间实践塑造了大量的灰色地带,半正式行政主导了一线行政,使得权力实践双方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治理者与
-
刘磊、王会:谋利空间的形成:对城管违建执法困境的分析2015-07-24 3687违法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形成突出的执法困境,而谋利型违建是违法建设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种类型。本文基于整合主义进路来研究违建执法困境问题,通过分析在特定的治理机制下,执法过程中的执法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考察其中的组织能力和
-
杨华:“无主体熟人社会”与乡村巨变2015-07-20 4292“无行动主体”与“无主体性”是一个整体,只有将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对“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理论建构才是完整的,对农村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解释才会更全面、更深刻、更有力度。这样,“无主体熟人社会”就不仅囊括了“身体不在村”的理论内涵,还包含了“人心不在村”的
-
欧阳静:县级政府研究的路径分析2015-06-11 3652从权力到治理,虽然意味着县级政府研究的不断深化,但呈现出研究框架的单一性.对县域政府治理能力研究,将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一方面可以呈现县域治理机制、治理主体、治理技术等治理的其他要素和面向,以全面地理解县域治理的实践及其逻辑;另一方面也可以
-
印子:“第三方”城管试验2015-06-11 5478
-
陈柏峰:城镇规划区的违建执法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能力的视角2015-06-04 4348既有理论框架难以全面解释违法建设执法的困境。从执法的结构和过程看,国家能力的视角有较强的解释力。违建执法的困境指向了执法领域国家能力的不足,它表现在多个层面:执法机构的“孤岛现象”普遍,不同机构之间难以有效合作;一线执法人员的素养欠缺,且其工作难以被执法
-
胡凌:网络传播秩序、谣言与治理2015-06-01 2612网络谣言治理近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论者多纠缠于言论自由和公共秩序的关系争辩。胡凌从互联网本身的技术特性以及微博传播的特殊结构出发,指出针对这种动态生成的信息沟通方式,不能采取静态的治理框架和单纯的法规严堵。一方面要保持信息的公开畅通,另一方面也必须借助大
-
桂华:为什么农村的徐纯合们更容易信教?2015-05-25 2972若是放任农村贫弱群体不管,不仅是政府责任不到位,而且为家庭教会甚至邪教组织提供传播空间。消除贫困,政府更广泛地提供社会救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宗教传播问题。在前几日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此强调宗教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
马金芳:组织多元社会治理中的自治与法治2015-05-21 2854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是政府与民间逐渐走向良性互动的双赢选择。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支撑,社会组织通过权利诉求彰显主体性精神,并因审批登记的部分放开而实现数量增长和公益性提升。在内在机理上,社会组织的成长植根于权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多元化流动、受益于权力和权
-
吕德文:中国小县城里的黑社会江湖2015-05-21 5352一个完整的黑社会体系,必定有一个联系色谱:黑、灰、白等成分都有。犯罪集团生存的秘诀在于,它努力保证其底色是灰色的,而不是黑色或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