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雪峰:乡村治理现代化:村庄与体制2018-03-22 5068一 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变化时期, 从乡村治理的角度看, 同时有两个重要的变量在中国不同地区发生着不同的变动, 因此形成了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复杂样态。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讨论。影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变量分别是乡村社会本身和乡村管理体制或制度。从乡村社会本…
-
丁轶:承包型法治:理解“地方法治”的新视角2018-01-27 14627在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超大型国家治理、中央集权单一制和“强国家-弱社会”这三重因素的共同存在,使得国家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治理负荷压力。为了有效应对统治风险、治理成本和质量压力等治理负荷难题,行政发包制作为一种可行的制度安排得以产生。相应地,由行政发包制的
-
于龙刚:社区性宗教:乡村基督教传播再认识2017-12-28 8166经典世俗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中国乡村基督教传播现象。具有多维形态的基督教不仅蕴涵“人-神”结构的精神信仰体系,而且包含“信徒-教会”结构的地缘信众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信徒在精神层面的超越性体验和对教会组织的集体归属合二为一。嵌入熟人社会的教会组织实现功能延
-
狄金华、黄伟民:组织依附、双边预算约束软化与清末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基于轮船招商局与清政府关系的分析2017-11-24 7226
-
杨华、袁松:行政包干制:县域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基于华中某省D县的考察2017-10-10 6010在县域治理中,行政科层制具有专业化、技术化和程序化等优势,承担了诸多治理事务,但其形式主义、部门分割、严格预算等固有属性,使其难以多快好省地实现公共治理目标。行政包干制则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充分调动和整合党政部门的资源,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超常
-
强世功:认真对待香港本土意识 探索强化国家认同之道2017-06-30 4763香港回归以来,中央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国家主权不仅仅是体现为“硬实力”,而且体现为国家认同这样的“软实力”。因此,中央始终将“争取人心回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香港特区政府的讲话中特别提出…
-
贺雪峰:农村基层治理的精准难题2017-06-13 4271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悖论是,基层事务往往具有极强的偶发性、不规则性、综合庞统性、连带性、模糊性、非原则性、细小琐碎性,这样的细小琐碎的事务甚至很难分清对错,更无法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能否及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细小琐碎事务是基层治理好坏的关键。
-
徐勇: ”分”与“合”:质性研究视角下农村区域性村庄分类????????2017-05-17 3354“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是制定农村政策的基本方法,其前提是要对“地”的属性和“类”的划分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本文认为,质性研究是“因地”和“分类”的有效方法。“因地”和“分类”都反映了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与“合”是基本维度。为了把握各个部分的
-
郭永良:论反恐怖人民战争2017-05-08 6838面对恐怖主义肆虐的全球态势,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趋于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恐怖斗争问题,结合世情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新观点新看法,深刻回答了反恐维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做好反恐怖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根本遵循。尤其…
-
龚春霞:行政应急管理的规制与基层治理的实现——反思乌坎事件2017-05-02 7715行政应急管理暂时平息了乌坎事件,化解了因乡村社会内部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但同时行政应急管理也为彻底解决乌坎问题增添了新的障碍。行政应急管理不能为彻底解决乌坎问题增添新的障碍。高位推动的处理方式消解了地方政府的权威;“闹大”的预期结果强化了民众超越乡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