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少石:知识生产的另一种可能——对社科法学的述评2016-03-20 5548如何平衡理论资源相对短缺,而搜集事实素材相对丰裕的问题,如何突破现有“研习营”浮光掠影地触碰论题转而更系统性地向学生教授知识的问题,如何在法学院做到社会科学训练“野路子”和“正规军”之间张弛有度的问题,如何发展出如芝加哥学派那般有比较完整的学术传统的问题
-
老田:对主流文革史写法的知识社会学分析2016-03-19 5224
-
谢茂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正当性与传统政治之关系2016-03-18 2908谢茂松/香港中文大学现代中国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与传统政治的关系究竟为何本文作者指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不在“名”上,而恰在“实”上继承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的精髓。今日中国政治制度恰是政党政治与士大夫政治的混合。学院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实践之间的脱节,正源于对…
-
程金华:当代中国法律实证研究考——及其基本立场2016-03-06 4721通过对1979-2015年间中国法学核心期刊所发表论文及相关事实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法律实证研究已经在目前中国法学界获得了一席之地。研究者群体在壮大,成果在增加,问题意识已经辐射到法学研究的很多领域,关注点已经逐步向微观问题转移,影响面在扩大,并形成了一个相对较
-
李雨峰:司法过程的政治约束——我国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运行研究2016-01-25 3271我国基层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具有缓解矛盾、遏制腐败、提高办案质量、接近案件真相等功能。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并不都是重大疑难的案件,有一些仅是审判委员会与法官之间的分权性案件,还有一些属于案清简单但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案件。对多数基层法院人员而言,法官只是一
-
黄宗智: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2016-01-18 4206本文先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回顾了美国战后三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研究,进而把那些研究置于近三百年来西方关于中国的思考的大框架之中来分析。目的是要证明中西方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是怎样主宰了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们所提出和没有提出的问题,怎样塑造了他们对问题的解答,
-
季卫东: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2016-01-07 3728本文以 “法律不确定性问题”为出发点,沿着通过教义学或科学技术来摒弃不确定性以及反过来在不确定性的前提条件下考虑制度设计这样两条基本线索,梳理了法解释学与法社会学之间的争论以及不同的应对策略,从中归纳出作为科学的法学观、作为技艺的法学观以及法律的本质就是话
-
常安:国族主义的话语建构与边疆整合(1928-1949)2016-01-06 278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面临的形势较之北洋政府时期更为严峻: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仅仅三年后,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空前挑战,边疆局势也愈加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更多地奉行的是一种淡化族裔观念、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国…
-
易江波:“人相食”:中国史中的一个固有表述及其法理2015-11-18 7843中国法律传统中的“人相食”话语已逐渐生长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思想史上的一个观念和意义系统。以人类对“人相食”的怵惕哀矜的基本情感为起点,视其为常态化的规则、秩序与正义崩溃的表征,引发对执政者施政过程与绩效的批判检讨,强调政经文化精英乃至天下普通个体在世乱
-
强世功:大国崛起与文明复兴——“文明持久战”下的台湾问题2015-11-07 3905本文从中国文明面临的现代性挑战来思考台湾问题,将其既看作政治事件,也看作思想事件。一方面,中国迈入现代在释放出巨大个人自由的同时,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保障个人自由的实现,台湾对于中国的崛起具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地位,台湾统一必须放在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文明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