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培东:当代中国法治共识的形成及法治再启蒙2017-01-20 3990社会成员法治共识的缺乏,是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社会成员在法治问题上的分歧,集中体现于理想主义法治观与实用主义法治观的差异。理想主义法治观可分为朴素的理想主义法治观、偏执的理想主义法治观以及理性的理想主义法治观;实用主义法治观可分为朴素
-
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2017-01-18 3732“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毛泽东[1]一、问题的界定和意义《耶鲁法学杂志》2005年春季号刊登了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弗兰克·阿帕汉人(Frank Upham)的一个长达44页的书评,[2]评论我的《送法下乡》。[3]在认真理解并给与了高度评价的同时,阿帕汉教授…
-
吕力:案例研究:目的、过程、呈现与评价2016-12-01 2637
-
刘正强: 信访:中国式法治话语的悖谬2016-11-24 2882
-
田力:“变法”与“整合”:朝向中国宪政史的新视野2016-11-23 2651
-
修远基金会报告:探索中国发展的新周期2016-11-23 2553
-
苏力:齐家:男女有别2016-09-25 5401父子和兄弟关系一纵一横构成了历史中国农耕村落秩序(齐家)的支架,但这两种关系的再生产都必须依赖男女关系,一种最具创造力也最具颠覆力的关系。“男女有别”因此成为保证村落秩序稳定的核心制度原则。制度实践包括为严防生物乱伦和近亲结婚以确保繁衍健康后代的外婚制和
-
苏力:大国及其疆域的政制构成2016-04-26 4706至少自西周开始,历史中国就已疆域辽阔,也因此逐步演化出维系和拓展大国治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分封诸侯的西周封建制,可谓构建大国最早的制度努力,也为秦汉以后历代王朝的郡县制变革设定了基本原则并奠定了基础。为防止国家分裂,加强中央集权,历史中国长期坚持的另一基
-
王维佳 :“党管媒体”理念的历史生成与现实挑战2016-04-05 2633
-
尤陈俊:清代讼师贪利形象的多重建构2016-03-31 3293清代的官员们在向民众宣扬讼师之恶时,往往都极力强调其贪婪成性的逐利之徒特点。这种贪利讼师的形象刻画,可以在一些真实的讼师案例中找到原型,并被一些文学作品所放大。将官代书的收费情况和一些实际案例中讼师所收的写状费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的讼师收费通常要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