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静: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2014-12-14 3352如果说国家运动型治理的研究呈现了国家治理的形态和运动型机制的政治逻辑(背后往往暗含着国家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取向和关怀),那么基层运动型治理的研究则鲜活地展现了基层治理的特征和运动型机制的行政逻辑。与国家运动型治理不同,基层运动型治理是一种常规性的行政机制,
-
在法律的边缘——部分外地来京 工商户经营执照中的“法律合谋”2014-11-29 4307基于一系列的经验调查,本文考察为什么外地来京工商户没有遵守有关执照方面的限制性规定,特别是为什么他们倾向于向当地人租用执照。本文认为法律缺乏合法性确实使外地工商户在决定是否守法时更多地考虑功利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本地的商业机构、执法人员、相关管理部门因
-
公众在社会管理中很被动2014-11-25 3993目前,很大一部分公众在社会管理中,只是一个被动的“被管理者”的角色。由于没有主动成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责任较少,主要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主张个人权利。
-
为什么需要道德2014-11-25 4064今天的中国,社会道德滑坡,人心散乱,原因在于:执政党一贯提倡和奉行的信仰体系在社会转型中消解,各种伪信仰填补真空,全民求富、信奉实用主义过了头。作为纠偏提出的“以德治国”政治命题、“八荣八耻”道德标准要得以实行,需要树立超功利的信仰。
-
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官民矛盾,对抗加大2014-11-25 4225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表现为物质利益冲突,并具有向“官民矛盾”演化的趋势,以及转化为对抗性矛盾的可能性加大。
-
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2014-11-23 4117
-
为什么尚未共同富裕2014-11-23 4113
-
探寻实践中的逻辑与机制2014-11-23 4077
-
改革争论: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2014-11-23 3921
-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2014-11-16 3049现有治理理论多聚焦在正式的机构制度上,在国家与社会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框架中,把正式制度等同于国家,区别于社会。然而,最近的档案研究表明,中国地方行政实践广泛地使用了半正式的行政方法,依赖由社区自身提名的准官员来进行县级以下的治理。与正式部门的官僚不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