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江波:略论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儒家互惠原则——以解纷机制为中心的考察2015-04-16 4486儒家互惠原则重视人类以相互承认为前提的仁爱情感的价值,注重当事人的长远利益以及双方个人利益的均衡,蕴含着一种较特殊的利益合作机制,它是中国传统调解模式的主轴和中心,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过程中仍有重要意义。
-
易江波:共同体:中国传统法文化的一个重要属性2015-04-15 4341“共同体”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存在样式,可以从组织制度与原则、精神的层面考察。本土共同体代表了一种包含特定的主体观、自我观、认同纽带、利益机制的群体生活模式,它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内获得了礼乐刑政、观念、制度的支持,它的生命力的根基,是其所蕴涵的包括利益保障
-
翟学伟: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社会运行模式2015-04-12 3444公平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却不相同,也造成了社会建构及其运行模式上的差异。以往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思想史、伦理学、政治哲学、政治学当中,而在社会学方面,该学科非但没有讨论其价值内涵,反而更关注社会的不…
-
孙少石:阅读苏力:本土资源及其他2015-04-11 5714本文将作为一个走进并理解苏力的努力,试图通过苏力的论文、译著、演讲辞、诗歌等文本梳理他的法学理论脉络,展示其为学与为人,争取智识的碰撞以期带来更多的对法学、对中国社会的思考。文章的大致保持苏力自己学术研究中“无法说清楚的理由”的结构,但并不完全相同:本土
-
甘阳:美国内战引出的四大政治理论难题2015-04-11 2655美国政治的根本问题是一定要从南北角度去看的。我们看选票、选区的时候,所谓的红党、蓝党,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南北问题。南北问题不一定是绝对的地理上的南或北,而是倾向上的南或北。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书写的问题。
-
修远基金会:社会主义3.0——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2015-04-08 3420(150页的1848年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封面) 修远基金会导读:社会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普适性的全球运动和全球价值。在复杂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的价值在不同国家和时代与不同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不同的内容样式。其在中国的发生发展,则是与近世中国的工业化…
-
桑本谦:科技进步与中国刑法的近现代变革2015-04-04 4616科技进步及其推进的产业革命为中国刑法的近现代革命提供了物质技术支撑。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得益于因信息科技发展而改进的立法技术和普法手段;军事现代化基本化解了造反和叛乱的风险,从而减轻了国家对酷刑和株连的依赖;加之,发达的侦查技术提高了案件破案率,雄厚的财
-
李希光:我为什么不再看新闻?2015-04-01 3221我提倡积极的新闻观,即正念的新闻报道观,以拯救即将死去的传统新闻。根据正念理论,理心:讲究逻辑,关心事实;情心:思维和行为为情绪控制,逻辑思维困难,事实随着情绪扩大或歪曲;慧心:理心和情心的整合,逻辑分析加情感体验。好的新闻报道应该是:新闻价值判断 + 科学
-
王绍光:读懂中国离不开共产党与社会主义2015-03-27 3879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是几位年轻学者(鄢一龙、白钢、章永乐、欧树军、何建宇)近年来认真思索的结晶。它充满的真知灼见,处…
-
姚建宗: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概念2015-03-21 3596法律实践即以实现公平正义为目的而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规范性活动,在内容上可分为法律的思想实践、法律的规范实践和法律的应用实践三种类型。作为法律实践的重要支撑因素之一,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并通过法律实践理性、法律实践智慧和法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