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全文)2014-08-28 3593本文系为章永乐著《旧邦新造:1911-1917》所写的序言中国的短二十世纪:两个独特性二十世纪终于落幕了。霍布斯邦站在欧洲的视角内,将这个世纪界定为从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至1991年苏东解体为止的、作为极端的年代的短二十世纪。与他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去政治化的政治》…
-
再问“什么的平等”?(下)——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2014-08-28 3657齐物平等的概念在上述有关平等问题的三个主要概念之外,我建议提出第四个平等概念,即章太炎称之为“齐物平等”意义上的平等概念。在某种意义上,“齐物平等”与当代政治理论所涉及的多样性平等、差异平等或多元主义有着重叠关系,但后者并不能覆盖前者的全部内容。关于多…
-
再问“什么的平等”?(上)——论当代政治形式与社会形式的脱节2014-08-28 3465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为:不平等仍然占统治地位。--皮埃尔勒鲁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的流通等等,只是表面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背后,在深处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
-
中国:跨体系的社会2014-08-28 3483l, 12008年3月14日,我正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从上午起,我就不断地收到一个朋友的朋友从拉萨市的商业街区发来的短信,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有时一二十分钟,有时长一些。短信容量有限,完全限于一个人的目力和听力所及,却是身居现场者的即时报告,比任何通讯…
-
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2014-08-28 3510中国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许许多多的预言--1989年之后,不断地出现中国崩溃论,但中国没有崩溃,而是这些崩溃论崩溃了。人们因此开始总结为什么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发展了在改革过程中,反复出现肯定改革与否定改革的讨论,这些讨论也时时涉及如何估价社会主义时期与改革时…
-
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2014-08-28 34232009年《21世纪》: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上升,国际国内舆论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等等多有讨论;在新中国60周年大庆到来之际,这些讨论更为频繁。从全球的视野来看,您认为中国这60年来走过的道路是否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汪晖:中国经济的发展打…
-
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2014-08-28 3525在有关东北亚地区的战争与和平的讨论中,琉球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但常常为人忽视的地位。美国的军事占领仍然存在,它既是冷战的构造,又是全球化的军事结构的体现。1972年5月15日,琉球被美国归还给日本,但矛盾随之而来:首先,日本并不能主宰回归后的琉球事务,太平洋战争…
-
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2014-08-28 7561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1]2008年3月14日及稍后一段时间,在拉萨、四川阿坝、青海藏区和甘肃藏区相继发生了以攻击当地商铺(主要是汉人和回民)的骚乱和针对政府的示威,西方舆论随即将焦点对准拉萨和达赖喇嘛及西藏流亡集团,而中国官…
-
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2014-08-28 3268
-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2014-08-28 2951一,中国与六十年代的终结2005年8月初,国立新加坡大学为庆祝百年校庆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其中一场的主题是“亚洲的六十年代”。尽管中国的六十年代在讨论中被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反复提及,但除了我本人应邀担任这场讨论的评议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