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建设成就和管理依据2014-09-14 2786
-
纠纷的控制单位2014-09-13 2842公私观念构成了农民行动逻辑的深层基础。根据农民的公私观念,不同性质的纠纷由不同的调解人来解决,形成不同的纠纷控制单位。在宗族性村落,宗族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私的特征,同姓发生的纠纷一般在宗族内部解决,宗族构成一个纠纷控制单位。在宗族内部,纠纷又因私的程度不
-
宪政的军事背景——以新中国的国防战略方针与中央地方关系为视角2014-09-11 3493
-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初衷是什么2014-09-11 2809
-
潘毅、卢晖临、张慧鹏: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2014-09-11 3955打工可以暑热严寒打工可以暑热严寒 但不能没有工钱 工人不再沉默无语 只要发出我们的声音 多少年来你的付出 改变了城市的容颜 劳动权利一定要争取 团结起来讨工钱 ——建筑工人大军改编的《讨薪之歌》2008年6月,京郊桃源村的工地上{1},建筑工人老张在焦急地等待…
-
潘毅、陈敬慈:阶级话语的消逝2014-09-10 2624导论本文试图解开这样一个悖论:在中国正努力将自己变为世界工厂的时代,我们却发现一种仿效阶级失语的趋势,其代价便是压制那些在全球化生产中遭受剥夺的打工妹或打工仔这一新阶级的兴起。我们力图探索新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所推动的追捧全球化霸权计划的微妙之处。这一…
-
余晓敏、潘毅:发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2014-09-10 3399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问题近年来成为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市场经济改革阶段形成的特殊阶级、性别、城乡、族群等社会结构造就了“打工妹”独特的“主体性”(subjectivity) 。消费革命的到来和消费社会的形成对于打工妹的身份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
-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2014-09-10 2947本文将讨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特殊劳动体制——宿舍劳动体制,这种劳动体制为我们研究跨国劳动过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空间视野。随着资本积累以及劳动过程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深入,对生产的空间政治进行理论化的重要性亦日益显著。本文旨在从跨国劳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当代
-
农村宅基地地权实践及其制度变革反思——基于社会产权视角的分析2014-08-29 3098高度趋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话语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宅基地地权实践理解中的权利产权命题。经验显示,农村宅基地地权镶嵌于村庄社会治理场域中,呈现出多种社会产权样态并表现出独特的权属特性。高度财产权化的宅基地制度变革方向不仅误解了现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合理性,忽
-
乡土纠纷的解决与正义供给——来自赣南宋村的田野经验2014-08-29 3200乡土纠纷研究的既有进路对纠纷事实的阐释有力所不及之处,视纠纷本体为社会事实的“村庄的纠纷研究”成为可取的探究路径。从常人方法学的认识论出发,村庄社会关系的差序均衡构成了村庄内生秩序的微观机制,村庄客居主体社会关系失衡后,村庄边缘人对其进行具有反制意涵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