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阶层研究的范式转换:从实体论到关系论2014-09-16 3750农村阶层研究中存在着实体论和关系论两大范式。实体论阶层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多元分层理论为理论渊源,主要从宏观角度关注静态的阶层结构。关系论阶层研究则以社会冲突论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为理论渊源,倾向于从微观角度关注动态的阶层关系
-
农村阶层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2014-09-16 3143随着农村阶层分化和农村阶层关系在农民日常生活和村庄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农村阶层关系研究应成为农村阶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较少关注农村阶层关系,更缺少对农村阶层关系的经验考察,因而未能形成相关的理论框架、方法论和概念体系,进而严重阻碍了
-
论当前的高收入群体2014-09-15 3629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分层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是产生了一个高收入群体,并且,这一群体日益成为全社会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随着小区、住宅档次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加强,使得对这一群体的调查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如何对这一群体展开调查成为
-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2014-09-15 3026从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空间模式两个视角理解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特征,发现中国城镇化的突出特征是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土地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空间上有明显的跳跃性、民间社会尚不具备自发推进城镇化的条件等。可将我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区分为七种类型:
-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建设思路2014-09-15 3234互联网作为一场全新的技术革命,对社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互联网迅速地改变和重塑着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其经历着一场解构与重构的革命,形成和凸显着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模式。由此,中国社会在交往互动、舆论表达、利益诉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
-
当代中国网络思想动态及其反思2014-09-15 2497
-
“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2014-09-15 2977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型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这是黄宗智先生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提出的农业经济学的命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规模家庭农场及其经营者的存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显示,根据农村土地耕种规模及收入状况,可将当
-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探寻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社会的阶层基础2014-09-15 3028当前农村社会被分化成精英阶层、富人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和灰色势力等7个不同的阶层,它们有着各异的构成、职业分割、利益取向、关系重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对农村政治社会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说明农民不再是铁板一块,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
-
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2014-09-14 3130从农村调研的情况来看,近年乡村出现新一轮的治理困境,主要是根源于国家通过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脱卸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导致的。治理责任是指农村基层组织凝聚、配置资源进行乡村治理的动力、意愿和职责。在国家集中了绝大部分政治、经济与合法性资源,以及乡村治权具
-
从西安的古城墙看毛时代的乡村政权建设成就2014-09-14 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