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成、李光恩:“假冒伪劣”的形成机制及其鉴别原理 ——“假冒伪劣”之法律规制的前置性研究2018-04-28 3319人类的生活世界由自然事物和人造事物构成,其中自然事物必然无真假,人造事物可以有真假。社会实在由无情性物理实在、功能赋予、集体意向性、构成性规则(或受调整性规则调控)等要素构成。一般来说,同时具备上述构成要件的就是“真”的人造事物,上述任一要素的缺乏(或存
-
李晟:通过算法的治理——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2018-04-02 4492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在社会生活多方面提出了需要法律回应的新问题,也形成了法律本身变革的推动力。从效率导向出发,人工智能在法律活动中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而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将会重构公众认知法律的模式,重构法律规则本身的形态,进而重构法律的价值导向。以上几方面的
-
刘磊:信访的类型化及其法治展望2017-12-18 20813一、问题的提出信访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承载多种功能的重要制度设置,其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进入1990年代以后,信访数量居高不下,形成信访洪峰。特别是近年来,信访制度在运行中陷入困境,有关信访制度的完善问题,甚至存废之争,成为重要话题。从概念界定来看,…
-
方乐:司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 ——从司法的供需结构切入2017-11-02 4216近年来,司法供需矛盾即人民法院的司法供给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司法领域资源/利益配置不均衡是导致司法供需矛盾尖锐化的重要原因。实现司法供需平衡,必须均衡司法领域的资源/利益配置,为此,应当通过推进司法供给侧改革,加强司法需求侧管理,增强
-
芦露:中国的法院信息化:数据、技术与管理2017-10-17 4037信息通讯技术进法院,拉低了法院系统的运行成本、支持了司法决策的科学化、强化了审判管理,还渐渐松动了生产正义的传统方式。网络化时代,法院系统在换活法。法院得到网页和移动端去开荒辟土,而司法精英与普罗大众的关系,似乎也一并被耕作了。与革命法制时期的优良传统相
-
方乐: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制度功能2017-07-13 5211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置与实践,既能够通过最高审判权力的“下沉”带来社会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也能够通过最高司法权的在地化运行来促使巡回区司法行为的规范化,还有助于确立通过司法机制分配地方利益以及这种分配方式的权威性。由此所带来
-
李晟:法官奖惩:制度的逻辑与定位2017-07-06 5689当前司法改革进程中对于司法责任制的完善,重要内容包括法官奖励与惩戒两方面制度建设。法官奖惩制度的建构,其前提和基础是理解法官的制度定位,从而明确对其实施奖惩的制度逻辑。从规范文本与司法实践中所进行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法官奖惩制度中有多重逻辑的并存,科层制
-
侯学宾:司法批复衰落的制度竞争逻辑2017-07-06 4221司法批复制度是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特性体现在:个案性、被动性、事先性、及时性和效力普遍性。从司法批复制度正式确立到当下, 司法批复的数量呈现出一种曲折递减的趋势,这种递减不仅是绝对数量上的减少,而且是在整个司法解释数量中所占比重的降低,这
-
陈杭平:“粗疏送达”——透视中国民事司法缺陷的一个样本2017-06-30 4494民事送达具有“粗疏”的鲜明特征,并体现在邮寄、直接、公告等各种送达方式之中。“粗疏送达”从外在视角看是由司法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引起的,从内在视角看送达制度规定的不合理、复审监督的宽纵含糊等则加剧了这一现象。因为送达的粗疏产生程序保障瑕疵,极易引发当事人的不
-
周尚君:地方法治竞争范式及其制度约束2017-06-19 5641高成本制度体系不利于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胜出,传统压力型发展模式和激励机制已出现明显“负效应”。要让地方在推行法治、提供善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尊重和有益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促进制度正向激励,并大力创新具备实践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