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磊:信访的类型化及其法治展望2017-12-18 21766一、问题的提出信访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承载多种功能的重要制度设置,其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进入1990年代以后,信访数量居高不下,形成信访洪峰。特别是近年来,信访制度在运行中陷入困境,有关信访制度的完善问题,甚至存废之争,成为重要话题。从概念界定来看,…
-
方乐:司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 ——从司法的供需结构切入2017-11-02 4575近年来,司法供需矛盾即人民法院的司法供给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司法领域资源/利益配置不均衡是导致司法供需矛盾尖锐化的重要原因。实现司法供需平衡,必须均衡司法领域的资源/利益配置,为此,应当通过推进司法供给侧改革,加强司法需求侧管理,增强
-
芦露:中国的法院信息化:数据、技术与管理2017-10-17 4419信息通讯技术进法院,拉低了法院系统的运行成本、支持了司法决策的科学化、强化了审判管理,还渐渐松动了生产正义的传统方式。网络化时代,法院系统在换活法。法院得到网页和移动端去开荒辟土,而司法精英与普罗大众的关系,似乎也一并被耕作了。与革命法制时期的优良传统相
-
方乐: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制度功能2017-07-13 10044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置与实践,既能够通过最高审判权力的“下沉”带来社会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也能够通过最高司法权的在地化运行来促使巡回区司法行为的规范化,还有助于确立通过司法机制分配地方利益以及这种分配方式的权威性。由此所带来
-
侯学宾:司法批复衰落的制度竞争逻辑2017-07-06 4536司法批复制度是我国司法解释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特性体现在:个案性、被动性、事先性、及时性和效力普遍性。从司法批复制度正式确立到当下, 司法批复的数量呈现出一种曲折递减的趋势,这种递减不仅是绝对数量上的减少,而且是在整个司法解释数量中所占比重的降低,这
-
周尚君:地方法治竞争范式及其制度约束2017-06-19 12231高成本制度体系不利于地方政府在新一轮竞争格局中胜出,传统压力型发展模式和激励机制已出现明显“负效应”。要让地方在推行法治、提供善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尊重和有益于地方可持续发展、促进制度正向激励,并大力创新具备实践解释
-
陈柏峰:当代传媒的政治性及其法律规制2017-05-23 12625传媒公共性的理想,立基于自由主义理论,源自社会契约论的预设。但从历史实践来看,资产阶级在成功挑战封建王权之后,才获得新闻出版自由,传媒才摆脱直接政治控制。而无论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传媒政治性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互联网虽然推动了民主
-
万江:指标控制与依法行政:双重治理模式的实证研究2017-04-05 5602指标考核与依法行政都是控制地方政府的治理机制,均为我国《宪法》所认可。指标控制重结果而轻过程,依法行政只能规范过程而缺乏激励功能。因此,单独使用任一治理手段,都无法有效解决“两个积极性”问题。两种手段并行使用得当,才是激励约束相容的治理机制,远比单一治理
-
陈柏峰:当代中国传媒的商业性和利益场2017-03-30 4191传媒常常被预设为天然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公共性,而事实上,商业性才是传媒与生俱来的基本特性。传媒是新闻的提供者,通过新闻吸引公众注意力,进而将公众注意力出卖给广告商来谋取利润。逐利的商业性本质,常将传媒带入尴尬境地,甚至引入歧途。目前中国,传媒商业性渗透
-
王启梁: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司法?民意与政治——以李昌奎案为中心2017-03-27 8373作者王启梁,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问题:法律世界观紊乱时代的到来二、简单案件如何演变为“难办案件”(一)新媒体的后果:再没了“天高皇帝远”(二)官民舆论战:法律观的分歧(三)孤立的高院:司法中的政治(四)骑虎难下:非典型“难办案件”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