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方式的变迁:快递式拜年兴起的逻辑
余邦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拜年是指人们在春节期间去亲朋好友家拜访,拜年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至元宵节结束,在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去亲朋好友家拜访,一是将春节的喜悦带给他们,在见面时总会说一句“新年好,恭喜”之类的祝福话语;二是延续继续交往的纽带,彼此继续保持互帮互助的关系。在今年的春节期间,笔者发现拜年的方式发现了较大的变化,从之前的恪守拜年习俗转化为一种快递式拜年,这种快递式拜年是指根据拜年对象的居住地点、时间充裕度等因素,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拜年活动,本质上是拜年越来越形式化,失去了拜年原有的内涵。
一、快递式拜年的特征
(一)拜年时间较为集中,在短期内拜访完所有的亲朋好友
拜年活动的持续时间一般为整个正月,不同的地区在具体的日期上会有不同的安排,其中笔者所处的Y县春节习俗规定拜年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元宵节结束,在大年初三这一天则停止拜年活动,一方面是前两日的拜年活动消耗了老百姓大量的体力,需要用一天的时间来休息。另一方面是在前两日的拜年活动中会有很多亲戚留在家中吃饭,部分食材出现短缺情况,需要采购食材,所以对于Y县人民来说,每年的拜年时间是14天。同时Y县的拜年习俗讲究一天一户,每天只能去一户人家拜年,这样就能够体现出对拜年对象的重视,所以拜年活动一般会持续到元宵节。但在当下,很多家庭的拜年活动在大年初六就已经结束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家庭的拜年对象数量少,而是认为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在部分亲朋好友上,将拜年的时间压缩一下,在短期内完成所有的拜年,空出来的时间则进行其他活动,对他们而言将必要的礼品、压岁钱等春节物品送至拜年对象家就意味着拜年活动的圆满完成。
(二)拜年对象顺序突破习俗限制,根据路途远近以及时间充裕确定拜访顺序
快递员从快递站出发时,快递系统会根据该快递员现有包裹的情况来为快递员安排最优的派送顺序,力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派送任务。快递式拜年的特征之一是根据拜年对象的距离来选择拜年顺序。根据Y县的拜年习俗,大年初一的拜年对象是本家的老人及其后代,通常以男性姓氏而组成的大家庭。初一这一天也需要拜花年,这是指向过去一年逝去的人拜年。大年初二是去娘家拜年,主要的拜年对象是嫁入该家庭的女性的兄弟姐妹。大年初四则是去本家嫁出去的女性家拜年,主要是姑姑、姑妈这类的亲戚。大年初五和大年初六则是去各自的朋友家拜年。同时在具体的每一天要根据辈分、年龄的大小来确定一天当中具体的拜年顺序,在以往的春节假期,人们拜年都会严格按照这些顺序来进行。在当下这种拜年顺序受到了冲击,比如在大年初一,按照原本的拜年顺序,应该是先去最年长的同姓长辈家拜年,实际上却根据采取何种路线能够最快完成拜年活动来确定具体顺序,而且初一和初二的拜年对象也会发生顺序错位,比如大年初一是在本家这些亲戚年初之间拜年,但部分人考虑到初二这一天无法完成娘家的拜年活动,便将部分的娘家亲戚放在初一拜年,导致原本初二的部分拜年活动在初一提前完成了。
(三)拜年对象之间沟通内容单一,难以进行深度交流
快递员在运输快递时会先打电话询问接收人是否在家、是否方便拿快递,在这个过程中快递员会使用一些礼貌性用语,比如“你好”、“谢谢”之类的话语,整个过程类似于工厂加工产品,具有十分明显的程序性,快递式拜年就展现出这种特征。人们去拜年的时候会先询问拜年对象是否在家,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便准备好相应的礼品,前往目的地拜年。当见到亲朋好友之后,先说一些祝福话语,例如“新年好”、“恭喜”、“新年快乐”之类的话语,之后就问问身体状况,聊一些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聊天内容以积极的话语为主,很多时候聊天内容仅限于打招呼、说祝福语。当话语环节结束之后,人们根据是否有小孩以及其他情况来决定是否给红包,完成这些行为后部分人会选择留下来吃饭,毕竟一年内相聚的时间很少。部分人会选择前往下一家拜年,可能是因为需要走访的亲戚好友太多了需要抓紧时间,也可能是因为主要的拜年环节已经结束,吃饭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因此整个拜年过程围绕着话语、赠送礼品展开,当这些环节完成后,这一具体的拜年活动也就结束了。
二、快递式拜年兴起的原因探析
拜年方式从恪守传统习俗的沉浸式拜年转为新兴的快递式拜年是社会变迁不断塑造的结果,这预示着拜年在向形式化的打卡任务转化,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快递式拜年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是因为人们对拜年对象的情感认同在下降,同时出行方式优化和假期不足等情况更加坚定了部分人采取快递式的拜年方式。
(一)情感层面:拜年对象之间的情感认同在下降
快递员在派送快递时会与接收人短暂的建立起联系,这样的话能够确保快递准时、准确的送到接收人手中,当派送任务完成,这一联系也就结束了。快递式拜年兴起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在淡化,对原本具有血浓于水关系的亲戚或者是相视莫逆的朋友的情感认同正在下降,当这种情况发生在亲朋好友之间时,每年充满喜悦的拜年活动就成为了某些人需要迈过去的坎了。在以往的拜年活动中,人们在前往拜年对象家中总是期待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例如聊一下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事情,向亲朋好友分享取得的成就或者是吐露一下自己内心的悲伤,将自己真诚的一面展示给亲朋好友,继续巩固他们之间的情感认同。但在当下许多人对亲朋好友的情感认同正在下降,他们依旧是亲朋好友,但许多人认为他们不再是以前那种纯真无暇的亲朋好友了,而是被世俗名利所污染的关系。因此拜年成为一项折磨身心的任务,一方面是与这些人的交往关系依旧存在,拜年活动需要继续进行下去,另一方面是原本牢固的情感认同出现了松动,在面对这些亲朋好友时很难再以一种真诚的方式进行沟通,所以选择快递式的拜年方式就能很好的应付拜年活动,前往某一亲朋好友家拜年意味着依旧认同他们之间的关系,但送完礼品、传递祝福话语后就结束拜年活动能够早点结束拜年所带来的精神压力。
(二)交通层面:出行方式的优化方便快递式拜年的进行
拜年对象之间的情感认同下降导致许多人选择快递式的拜年方式,他们将礼品送至亲朋好友家中就结束拜年,但快递式拜年需要一定的交通条件才能进行。在Y县,人们的拜年出行方式历经了步行→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私家车的转变,其中部分交通工具的使用阶段可能存在重合。在以步行或者自行车为出行方式的时代,老百姓在路途上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和体力,他们一般是早上7点多出发拜年,临近中午到达拜年对象家中,大部分人不会立马离开而是选择与亲朋好友聊聊天并且留在他们家中吃饭,在主观上他们想快速离开,但疲劳的身体会促使人们选择留下来,即使想采取快递式的拜年方式也会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所以很难被纳入快递式拜年的范畴。当人们的出行方式转变为以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时,老百姓拜年很少会在路途上花费太多时间,原本是一上午的行程现在只需1-2个小时就能完成,摆脱了原本交通不便所造成的身体疲劳,也节省出时间进行下一趟拜年,同时出行方式的优化也能成为人们快速离开的借口,一句“现在有车了,来去方便,有空随时都能来”让亲朋好友不在强留他人,实际上再次见面大概率是明年春节。
(三)时间层面:假期不足成为快递式拜年顺利进行的借口
快递式拜年对于情感认同下降的人来说是应对拜年活动的较优解,但快递式拜年也体现出对拜年对象的忽视,对于许多人来说,亲朋好友来他们家拜年意味着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互帮互助的关系,但送完礼品就立马离开则反映出该亲朋好友对其存在一些想法,所以大部分人对采取快递式拜年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不满,因此拜完年如何从拜年对象家离开需要一个适当的借口。假期不足就成为许多人实行快递式拜年的借口,就拿今年来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开始,2月4日结束。在这8天内,人们需要完成拜年、祭祖、相亲等一系列事情,在客观上部分人会存在时间不足的情况,在拜年时送完礼品就走也是不得已而为。实行快递式拜年的人则模仿这个理由,以家中有各种事情需要处理为由提出离开,拜年对象也只好同意亲朋好友离去。
三、快递式拜年的影响分析
(一)断亲现象逐渐变多
快递式拜年作为一种应付式的拜年方式,在形式上还保持拜年所具有的要素,在内容上早就抛弃了春节所蕴含的团圆寓意,当人们开始采取快递式拜年的方式前往某位亲朋好友家拜年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慢慢淡化,最后终止往来。在当下,部分人前往亲戚家拜年是因为上一辈的老人还保持联系,他们基于长辈的要求和对亲戚的尊重选择每年前往这些亲戚家中拜年。在早期他们会恪守拜年习俗,按照当地春节习俗的要求完成拜年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长辈慢慢离开,但他们并没有与这些长辈的后代建立起足够的联系,在血缘上他们依旧是亲戚,在情感认同却发生了变化,从起初的血溶于水的亲戚转变为这只是基于上一辈而产生的联系,导致情感认同急剧下降,开始采取快递式拜年的方式来应付这些亲戚,拜年对象也会感到他人应付式的态度,在情感认同下降及由此而产生的应付式拜年的作用下,许多亲戚就此失去来往,断亲也就发生了。
(二)春节作为传统节日逐渐失去联结亲朋好友的作用
春节饱含了人们对过去一年喜怒哀乐的总结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需要准备好各种食材、打扫家里卫生、祭祖、张贴对联等,更为重要的是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都需要各自走访,巩固原本的关系网,了解亲朋好友的近况,看看自己是否能够给予帮助,同时也是欢迎新加入的成员,去拜年就意味着认可新成员的加入,从内心上把新成员当作自己人。在沉浸式的拜年以推心置腹为主题,每个人都珍惜每年一次的拜年活动。快递式拜年的出现意味着许多人将拜年视为一道需要跨过去的坎,春节不再是以团圆为主题的节日,而是充满了分裂和冷淡。在平时彼此忙于各自的事业、学业、生活,难得见到一面。在春节期间,老百姓都会进入短暂的休息期,如果在这样的假日都以一种应付式的方式来拜年,那很难想象在关键时刻能够互帮互助,因此春节会慢慢失去连接亲朋好友的作用。
(三)集体主义倾向会在当代遇冷
拜年是需要亲自去亲朋好友家走访,了解亲朋好友的生活状况,以沉浸式的方式向他人送去新年祝福和礼品、聆听他人的分享并且品尝亲戚用心制作的菜肴,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快递式拜年以一种蜻蜓点水的方式完成了拜年活动,人们只需要将礼品和新年祝福送到拜年对象家中就离开,至于其他事情可以不用进行,这种拜年方式会使人认识到原本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人开始对自己冷淡,会产生亲戚和朋友都是靠不住,一切只能靠自己来完成的想法。使得原本的大家族观念变成个人独立化观念,导致许多家族或者是家庭渐渐分离,社会运行单位从家族或者家庭转变为个人,致使集体主义倾向在当代社会遇冷,社会的团结度下降。
四、结语
快递式拜年是社会快速转型造成的结果,人们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遇到了纷繁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人际关系提出了考验,致使许多人与亲朋好友产生矛盾,情感认同下降,开始采取快递式拜年来应付拜年活动,但这种拜年方式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情感认同下降所带来的危机,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处事态度,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缝时应该是以一种解决问题的姿态来应对危机,加强与亲朋好友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各自的想法,共同面对挑战,促进个人、家庭、社会关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