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孩子去哪儿读书?
高乃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姑姑即将退休了,想起这最后一届的“关门弟子”,她只是摇头,然后看着饭桌上的我和表弟说:“现在的孩子,和当年差远了。而且,学校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咯。”姑姑是个心气高的人,当年带的班英语单科还拿过全县第一,她以前从不认为农村的孩子就比城里的差,近几年的事情却改变了她一直以来的认识,家长不像以前的家长,孩子不似之前的孩子,学校也不似当年的学校。那乡村小学的学生为何越来越少?学生越少为何管理工作越难做?老师与学生这种矛盾关系究竟是如何被塑造的?难道真的是乡村的孩子都不爱读书了吗?
曾经教学质量不错的乡村小学似乎走向了“没落”。乡村小学的学生为何越来越少?学生越少为何管理工作越难做?老师与学生这种矛盾关系究竟是如何被塑造的?难道真的是乡村的孩子都不爱读书了吗?
一、孩子要读书了!
孩子读书几乎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甚至于整个家庭的生活节奏都和孩子上学时间息息相关。学校要求八点到校,家长就需要七点起床,一个负责做早饭一个负责送孩子,孩子初中了,有了早自习,家长就六点半起床;孩子高中了,家长就六点起床,孩子高三了,家长就五点半起床。据我所知,这样的生活模式几乎普遍存在于整个山东半岛,孩子上学的时间往往决定一个家庭的作息。农村的适龄儿童,在即将上学前,家里会怎样安排呢?
(一)还是去城里吧!
小梓涵要准备上小学了,她本以为自己会去幼儿园旁边的那所小学,她的爸爸妈妈却一大早带她去了过年买衣服时才去的县城。在这里,她看到了好多大人和好多小孩,她有些紧张,这些大人和自己的父母一样焦急而又严肃,小孩和她一样害怕又无助,她只能把书包反背,像抱洋娃娃一样把它包在身前来给予自己安全感。慢慢地,她被妈妈牵着手从林立的大人中间走出来,见到了久违的光明。在一排桌子前走完后,爸爸妈妈拿着一堆纸抱着小梓涵从人群中走出来,疲惫的脸上满是抹不掉的高兴。小梓涵趁机去吃一顿肯德基的要求也被痛快的应允。
(二)上学的路好长啊!
小梓涵不知道城里的学校到底好在哪里,只知道她每天都能比同学们更早一步看到太阳,在车上迷迷糊糊地小憩半个小时后再晃晃悠悠地落在遥远的学校门前。“上学的路好长啊!”在我问她新学校怎么样时她只和我说了这样的一句抱怨,小小的负面情绪在稚嫩的童声下显得格外真实。是啊,一年级的她对于路程的感受远甚于老师的口才,小小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口才,但是却已经学会用车程来表达距离。只是父母希望的,她也觉得这就是正确的。
(三)谁会否定自己的孩子呢?
“我的孩子是块好材料,如果待在这边小学就毁了,这样也就累点,不都是为了孩子嘛。”在梓涵和我说完好远之后,她的妈妈这样和我说,但表情却满是无奈。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往往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资源。梓涵妈妈的话也代表了农村很多家长的观点:乡村小学不行了。父母对孩子从不讲究什么“是金子在哪都发光”,而是觉得自己的好孩子就应当去好学校。
可为什么乡村小学就不是好学校呢?曾经教学质量不错的乡村小学为何没落至此?
二、学校和老师怎么变这样了?
我不知道这所乡村小学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过席间姑姑说的一件事情,渐渐帮我梳理出了乡村小学没落的原因。
(一)乡村:谁敢管我的孩子?
一个本应平淡的周四早晨,一个母亲牵着她孩子的手,和她的孩子一起进了校园。“我找这里老师有事”语气十分坚定,门口的保安默认她有要紧的事情而没有任何的阻拦动作。迫近教学楼,那个母亲的步子迈得越来越重,终于,她在孩子的指引下看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她开始叫骂起来。
“来来来!梓豪的班主任呢?我问问谁给她的权力,敢体罚学生!”真的面对班主任时,
这几句话简化成了两句,“谁给你的权力?你敢体罚学生?”她语速快、声音高,整个教学楼都能听到她的叫嚷。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原来是梓豪在学校就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孩子,经常不交作业还喜欢欺负同学。在昨天,他又在走廊上欺负其他同学被要来上课的班主任看到了,他的班主任立刻制止了他并且训斥了他几句,结果他并不认错并且在上课铃声响后公然扰乱课堂秩序,他的班主任被气得无可奈何,只能揪着他让他在门口罚站。终于,梓豪消停了,但又没完全消停,在门口的一个小时,他早就想好怎么找自己的“靠山”来为自己出气了。
这个母亲竭力地叫嚷,将老师赶到墙角,老师被动得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学校的领导估计被叫得烦了,他们只想闹剧早点结束,无论对错,让老师道个歉,这事儿赶紧了了算了。老师这时也来了脾气,她拒绝道歉。她虽然双眼都泛起泪花,但还是坚持自己没错。这时,她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三岁的女儿只是因为偷吃糖果就被要求去罚站,站完后,女儿主动走到她的身边,小声地说:“妈妈不要生气了,我以后再也不偷吃了。”这样的对比下,老师的情绪也爆发了。“你的孩子欺负同学,顶撞老师,我为什么要道歉!”读书人的克制使得她没有一遍遍的重复,但是这一声那个母亲就被镇住了,老师蓄在眼里的泪水也在这一刻夺眶而出。接着,班主任老师用手抱住自己的脸,蹲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委屈地大哭。“好!你还委屈上了,你不道歉,就去找教育局!”那个母亲还是想追求自己的“正义”,撂下一句狠话后,离开了这个被她搅的一片狼藉的办公室。
“那后来呢?”听到这里,我开始为这个老师抱不平了,迫切的想知道这个事情有了怎样的结果。“后来这个老师辞职了。”姑姑无奈地说出了这个让我同样无奈的结果。
后来,教育局真的被那个家长找来了,教育局的态度和校领导的态度如出一辙,但是老师还是拒绝不分是非的道歉。于是老师只能被停课,还被要求转校,结果不明真相的其他学校也都以为整个事情是老师师德的问题而拒绝接受。最终,那个老师只能无奈辞职。
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学校领导和教育局的价值取向。他们不去过问事情的对错,只关注事情的解决或者说消失,事情解决的是否公正与他们无关,他们在乎的是事情的影响力,主要是上一级的单位知道出现这样的事情后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二)城里:老师,回去我就好好管他!
“不过呀,有些‘不安定’的家长在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城里读书后,就变得安稳起来了,再也没因为孩子受到处分的事情去学校闹事。”姑姑说道。“为什么?难道这部分闹事的家长在孩子去了城里读书之后变得明事理了?”这种城乡对比让我感到十分惊讶,进而开始反思其中的原因。
其实,在孩子闹事之后,城里学校的老师往往不会直接对学生进行处罚,而是把家长叫来,说明情况,并让家长待回去教育好了再来。家长想要反驳,老师继续说:“如果觉得学校态度不好,或者方式不对,可以带着孩子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时候,家长便没了撒泼的理由,因为老师没有违反规则,反而自己孩子在这里读书本就和规则相悖。“好的老师,回去我就好好管他!”家长在这样的差势下态度十分客气,完全没有之前在乡村小学时的戾气。
城里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这里房租贵,名额少,每天都生活的格外辛苦。想到这里,家长也舍得打孩子了。乡村的孩子本就不在城镇学校的划片范围之内,能够获得在城里上学的机会对于这些农村家长来说已实属不易,背后不知道付出了多少金钱成本。无论是在学校附近买房还是花钱进入私立学校,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成本使得家长们更加珍视孩子在城里上学的机会,面对老师时的态度也好了很多,生怕丢掉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
(三)你想回去吗?
再次回到我和梓涵的对话,我还是忍不住继续问她,“来这里上学这么远,那你想回去上小学吗?”“我不懂,我也开始害怕回去了。”小梓涵下意识的反映就是这样,她不懂为什么上学,但是,那老家的小学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好的地方,在父母的熏陶下,她对那里有了下意识的抵触。小梓涵很乖,她不会通过哭闹讨要自己想要的东西,她想要的玩具都是很懂事的和父母商量,吃顿肯德基也是商量,如果得不到同意也不会哭闹。这样乖的小孩,我也不希望她遇到梓豪那样的“混世魔王”。
“而且,在这个实验小学读书,将来就会升入实验初中,实验初中考一中还是有优势的,你是当年的一中学生,应该清楚吧。”梓涵的妈妈说出了这个无比现实的问题——升学。如果一味地考虑孩子的快乐童年,小梓涵最终也无法避免后面的升学。未来,实验初中确实在中考录取时有一定的优势,对小梓涵来说,懵懂的辛苦或许比清醒的落榜要好接受许多。
可以看出,梓涵的父母都和气而明理并且已经在思索孩子未来的升学问题,与梓豪的母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这样的家长的孩子都选择来城里读书,那乡村小学还剩一群什么样的小孩儿呢?
(四)饭碗最重要!
学校里剩下的或许是还对乡村小学的教育抱有希望的家长的小孩儿,也或许是不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的小孩儿。只是他们现在都成了老师不敢管的小孩。当他们想起那天的大闹校园,那个被迫离开的同事,还有自己的一家老小后,他心里也能过得去了。“我还要养家糊口啊,运用良知的代价高啊!”老师们的责任本就不与孩子的未来挂钩,而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也会让他们担负一些难以接受的代价。所以,很多老师只能选择做一个不被当下规则指责的老师。当二年级的孩子还不会拼音时,当孩子们一年级都能拿个不及格时,家长可能又要不满意了,他们会认为老师不负责任,但是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对待老师的负责任。只是,不负责任的老师,却让他们抓不到把柄。只能啐一句,这里的老师不行,这学校不行。然后思索孩子去城里读书的大计。
这个乡村小学已经积累了老师们太多的失望,在这样的失望下,老师们只能选择无功无过的得过且过。这样,乡村小学变成了孩子野蛮生长的地方,没有拘束也没有规矩。
(五)去哪读书,这到底是谁的事情?
家长为了升学,学校为了稳定,领导为了名利,老师为了生计,只有孩子不知道为什么离开这里,不知道为什么留在这里,他们无法为自己做出选择,他们无知地接受着周围的变化,被动地成长。
小孩的自主性是有限的,考虑问题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是能读出大人的情绪变化,他们的回答往往也是大人的意愿,即使表现的不听话,往往也是大人的纵容,如果真的有个强硬的家长,他们这些倔强和叛逆或许硬不过爸妈腰间的皮带。懂事的小孩或许能看出爸妈想让他留下的殷切期盼,不懂事的小孩也能在挨训时感受到父母想让他留在城里的态度坚决,也自然在父母大闹乡村小学时意识到了父母的无所谓。于是他在乡村小学时可以神气地顶撞老师,而在这里只能和父母一起低着头。可以看出,管教和纵容同样有力,用起来都可以形成强大的能量,只是能量发散的方向会不同。在这里,孩子们面对的管教的压力,也是他们在乡村小学横行的底气。
我不否定孩子的自我意识,但是小学的孩子不可能人格独立到能够决定自己的去向,因为他们的经济不可能独立,去哪读书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决定呢?学习的主体只是无能力选择的客体,孩子去哪里读书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的事情,孩子的纪律性,更多也是家长的事情。
三、乡村小学没落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面临的困境
“可学校真的没孩子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去城里教书呗!那边都忙不过来了!”“我都要退休了,就不替他人担忧了。”“我也想好好干,可是没人让咱好好干啊……”在以上一系列的压力下,老师们只感到“自身难保”根本无暇仔细考虑学校的未来,考虑孩子的未来。老师责任心的降低只是众多因素导致的一个结果,面对教师与学生矛盾时教育局和学校的态度,以及学校的独特的评价机制,都在消磨着老师们的责任心。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乡村教师大多选择放下责任心疏于管理,把损失从自己转移到学生。
第一,教师管理权限的缩小。经过一系列矫枉过正的宣传,素质教育成为了许多家长对抗老师的底气。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令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体罚的定义一直十分模糊,就连罚站这种举措也免不了会被扣上体罚学生的帽子。简单的素质教育的扣分制也不足以起到惩戒的作用,并且,老师也会在实施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罚中逐渐消减自己的威望。当老师在班级中的权威消减之后,其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也会大大降低,难以维持良好的班级秩序。
在我所找的我们市所有的教职工综合评价办法中都要求教师不得体罚学生,小学生要求中也规定了小学生应当遵守的各项纪律。只是这些评价办法中没有明确定义何为体罚,小学生的要求中也没有提到那些不得进行的行为被实施后需要进行怎样的处置与教育,教师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在“摸黑”进行,缺乏一套明确权威的标准,面对师生矛盾也没法从制度上寻求一定的救济。
第二,追求效率的风险应对机制。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面对闹事的家长,学校和教育局的态度只是事情的尽快解决而非公正解决。这样,不仅仅会降低当事人教师的积极性,全体教师的教学管理积极性也都会降低,并且,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但是这样高效率的处理却更有利于学校领导和教育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将事情放在台面上是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如果这样的事情被上面发现,会严重影响这个学校的素质教育评价。因此在出现矛盾冲突时,学校领导和老师往往存在价值取向的背离。乡村学校形象的转变,与管理人员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密不可分。面对无礼家长时唯唯诺诺的校领导,在面对老师时却高高在上,遇到这样的冲突,他们也无心调查来龙去脉,只是想着快点解决别影响到自己。“你先别管对错,咱先把这事情处理完了不就行了嘛。”这样和稀泥的话是他们在学校出现矛盾冲突时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分是非,不能公正办事,老师只能无奈的受到两方的压力,倍感无助。
第三,与教学质量无关的工作评价机制。乡村小学结构简单,却拥有结构复杂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他们精心地为教师的工作评价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教师工作的评价标准十分复杂,并且与教师的收入、晋升挂钩。许多标准表面公正,实则在为学校领导牟取利益。比如与教师绩效和晋升相关联的考核制度,涉及安全、教学、荣誉等一系列标准,但最后的评价结果,却往往只是学校领导评分在前,不是那么顺从领导意愿的老师评分在后,那么学校领导就理所应当的拿着他们更加优秀的绩效工资,其他人的工资则要看领导对他们的评价。所以,虽然乡村小学制定了很多的教师绩效考核标准,但是其实际的学校评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导对这个人的印象。领导满意的或者说领导班子里的就是高分,进而也会获得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头衔,获得头衔之后,新一轮的评价就会因这个头衔获得更高的分数,更高的分数又会因这些头衔而变得更加稳固,但是这些分数都已经脱离了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就连所谓的教学能手的头衔,也是来自学校领导班子的意愿而不是其所带领的班级的实际成绩,这样领导班子利益捆绑,地位与收入一齐稳固,所谓的评优变成了奖励领导。
还有晋升机制,城里的小学一般采取教龄为主,其他综合评价为辅的考核机制,教龄占百分之七十,综合评价占百分之三十,教师们以自己更长的工作时间来获得晋升的机会,这样是相对公平的;但是,由于乡村小学的领导一手遮天,他们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大部分乡村小学的晋升机制是所谓的综合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占比要高于教龄,这样,便可以无视教龄,名正言顺地将晋升机会给自己领导班子的自己人。
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任何正向反馈,领导的意见大于自己的教学成绩,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大受打击,但是,领导们依然能够借助素质教育的“金牌”来为自己设置的评价机制提供正当性。
在教师责任心集体“倒塌”之后,乡村小学自然就收获了更坏的口碑,现在的乡村小学,老师和校领导都不关心教学质量,其担负的教学任务自然也很难做出良好的效果。而所谓的素质教育,也最终没有在乡村小学收获什么成果,只是搅乱了原来的教学秩序。
“或许,这个乡村小学会消失吧,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没有乡村小学了。”姑姑说起这话时,脸上流露出一份释然,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空旷无人的校园。
真的不再招生之后,这些农村的学生,也就只能选择去城里读书了。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农村人,在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面对学校对于学生居住地的要求,他们又不得不背负起这份“难以承受之重”。
(二)塑造乡村小学现状的隐性机制
1、教育工作的评价机制的模糊
从上文可以看出,校领导和教育局的工作评价机制与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息息相关。对于突发的家校矛盾,往往容易缺少一系列的关键证据且难以说明对错,素质教育的号召下,体罚标准的模糊导致学校面对家长的质疑时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什么是体罚无法界定的情况下,事件中孰是孰非就更加难以判定。面对上层的考核评价压力,学校和教育局也没有相当的魄力去运用自己朴素的是非价值观,他们不敢承担评价失误的后果,只能倾向于将责任推向教师。
校领导和教育局的工作考核往往与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当然也与学校的矛盾发生率有关,学校需要响应各种政策或者理念要求开展安全、普法、特色文化等教育活动,还需要避免出现教学事故。政府发布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校长等学校领导需要有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这些工作成绩却从未进行明确的说明,只是提出了一些口号类的要求,实际运作中其实难以作为标准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评判。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管理的和谐以及整体教学队伍的良好,而这个整体教学队伍良好的要求使得他们不敢让学校发生的师生矛盾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一旦出现这样的家校矛盾,校领导就是尽可能的进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处理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暴露的风险越大。如果这样的矛盾被大众所知,往往就意味着其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不利于其工作的考评以及职位的晋升。因此,面对家校矛盾,掩盖矛盾成为了校领导的第一要务。
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模糊,导致了教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标准来评判是非;教师工作问题的是非难以判断,进而导致了学校和教育局处理问题时的思路就是一味地向家长让步,这样的思维惯性也在校领导的工作考核机制中被强化,使得教学管理在一步步的退让中变得松散而随意。
2、中学的录取机制
家长选择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往往也是为了孩子升学的顺利。不同初中在中考时录取比例或者录取人数的不同,往往也会影响家长对孩子学校的选择。在哪里上小学就意味着在哪里读初中,城里小学的孩子自然会升入城里的初中。自笔者读书时,乡镇初中的学生在中考时便处于劣势,现在依然存在录取人数少,分数线高的问题,缺少一个全市统一的分数线。这样,家长更倾向于将孩子送往城里的学校以取得未来的升学优势。
在我们市,初中的招生和其附属小学往往是捆绑的,也就是说,实验初中只收实验附小的孩子,其他乡村小学的孩子想进入实验初中往往比较难。而且除去实验中学外,我们市的一中二中还有初中部,这两所初中部之前还会面向全市进行考核式的招生,但是,这样的考核录取机制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这样面对全市的招生也被禁止了,两所初中部现在也是采取划片招生,也就是只招收自己附近小学的学生。
但是这些城镇初中在中考时却拥有着莫大的优势,比如两所初中部本身就拥有更多的本部的教学资源,而且在最终的招生名额分配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乡村初中在招生名额的分配上一直处于劣势,其学校学生考入一中二中的比率相对低于一众城镇初中。更多的招生名额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进入高中的几率更大,因此,相比乡村初中的学生,城镇初中的学生在高中升学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家长也就更倾向于让孩子在城镇初中就读。又因为城镇初中与城镇小学的捆绑,家长只能在孩子小学时就将其送入城镇小学,以便在日后获得在城镇初中读书的机会。
3、现代社会的遴选机制
乡村小学的老教师们无奈的发现,现在的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那些他们不看好的孩子的孩子,只有极少数的孩子是他们当年比较青睐的学生的孩子。在现代,经过各种考试的层层筛选,那些当年学习更好的孩子只会走向更大的城市,最不济也是留在县城做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而不会回到这个被现代工业包围的乡村。现代社会的遴选下,乡村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本来就不尊重学校和知识的孩子的孩子,现在成为了乡村小学的主要生源,这样就使得现在的乡村小学不仅拥有更少的学生数量,还同时拥有更低的优秀率。
更低的优秀率自然对应了更差的学习氛围,乡村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里的学生,大部分无心学习,二年级学生甚至接近半数未掌握拼音(当然与之前家长大闹学校导致老师停课有关),并且上课状态也非常差,甚至在二年级就出现逃课的现象,本来有心学习的孩子反而在这样的环境里显得不合群,原本应有的积极学习的氛围已经消失,少数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会积极寻求办法为孩子转校,这样留下的孩子中,关心学习的只会更少,如此一来,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乡村小学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差,关心学习的家长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想办法去其他小学,这样乡村小学的学习环境就会更差。再加上一部分只知道袒护孩子的学生家长只会向学校反推责任,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变得难以进行。
4、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中“教学质量”的缺位
为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学校早已不向家长公布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样的要求也使得校领导可以在评价学校老师的教学成果时无视老师所带班级的学习成绩。我们希望矫正“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却没有摆脱“唯成绩论”的筛选机制,只是不公布孩子的成绩,这样的措施无异于掩耳盗铃。只是不以学生的成家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能力,还有什么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呢?在评价机制中删去对学生成绩的考量也导致了很多评价机制中教学质量的缺位。老师们需要为了应付各种素质教育的文件忙前忙后,却没人在意其实教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素质教育也不应当成为老师教育工作的绊脚石。
升学需要成绩,走向社会需要成绩,却在入学的开始告诉孩子们成绩不重要,能够教出好成绩的老师也不再是好老师。但是,社会依然需要成绩,素质教育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学校工作只是去迎合素质教育的标准,却选择无视孩子的未来。毕竟,孩子的未来不影响学校的评价,但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却与学校的评价息息相关。
四、后记
素质教育本意是为了让孩子在学校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其给乡村小学带来的只有管理和教学的混乱。素质教育自提出开始,就一直在模糊中被实施,无视条件无视社会环境的素质教育,最终让孩子们成为了盲目理念的牺牲品。素质教育在一系列的社会遴选机制下被盲目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悲剧。
学校被观念塑造着,家长被观念塑造着,孩子被观念塑造着。未来,孩子的孩子将去哪里,他们将被什么塑造?若是孩子没走出农村,孩子的孩子将去往哪里?农村的家长,曾经也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孩子的去向和状态也大致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他们自以为看到了整个世界,但他们看到的这些只如井口的天空般零星而散碎,然后他们用井口上的星座描绘宇宙,用残破的片段培养孩子面对宇宙的价值观,未来那些长成的大人或许还是只会坐井观天,随波逐流地融入这亦步亦趋的循环。他们没有意识到要跳出来,他们管这个叫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