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与扎根:返乡青年的发展路径
符双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一些在城市里工作的小镇青年回到家乡,一场青年人口的反向流动,正在逐渐凸显。这一群体有哪些特征?他们为什么要回来?他们如何稳定在村庄里,在这过程中有哪些苦与乐,以及青年返乡对于家庭以及村庄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群体类型及特征
什么样的青年选择回乡呢?主要分为主动回乡和被动回乡两种类型:主动回乡的青年,大多有以下特点:一是他们有明显的资源优势,比如在外赚到了一笔钱,或者积累了不少经营经验,他们觉得回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二是他们有很强的自主判断能力,不会人云亦云,他们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对乡村市场有比较多的思考和认识,到乡村寻找就业机会。而被动回乡的很大可能是为了躲避在城市碰到的难题,看看能否寻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当然会有人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去寻找新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但是总体而言,大多数被动回乡的青年还抱着继续外出寻找工作的打算。即使他们回流,不少人还是回到小镇和县城,试图在那里找份赚钱的工作,或者做点小买卖。
就群体特征而言,第一,他们初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从事电焊、家电维修、糕点烘焙等技术行业,在城市务工经历中获得了一技之长和从业的经验,在外面的收入是比较可观的。第二,他们多因为家庭原因返回村庄,返乡后没有改行,仍凭借他的技能特长开展业务,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在村庄中立足和生存。第三,他们返回家乡后被吸纳为村庄的储备干部,一定程度上参与村级治理。第四,他们返乡后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远的生活预期都在村庄,没有再外出的想法。
二、归乡:青年何以返乡
返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原因,分别是子女教育、生活成本和家庭结构。
(一)子女教育
很多人表示,留守儿童教育是个麻烦事,不论是隔代抚养,还是母职教育都有诸多问题。隔代抚养问题重重:首先,爷爷奶奶更多注重生存,即便重视教育,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年龄代沟和观念差异,在生活中缺乏交流,不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培养。同时,有的爷爷奶奶表示不敢管得太多,怕引起与儿子儿媳妇的矛盾,万一管得不好就麻烦了,选择放水“散养”。
而母职回归承担子女教育的责任也有不足之处,就我了解到的几位妈妈的学历就比较低,辅导孩子作业也是个难题,甚至通过微信与学校联系都有困难。除此之外,作为父亲的男性青年都表示孩子要多与父亲相处,才有利于他的成长,特别是要培养男孩子的男子气质和家庭责任感,这些与母亲相处时往往是不好培养出来的。所以,青年返乡不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业教育,也注重子女的社会性以及性格培养。
(二)生活成本
返乡青年的普遍感受是,在外务工收入虽然很高,但是有一种虚高的感受:挣得确实多一点,但生活成本比较高,一年到头除去家人的开销,攒不了几个钱,最后成了给房东打工。但在村里就不一样了,村里虽然工资会低一些,但是生活成本也低很多,甚至还能存下一些钱。他们认为与家人分居两地许多生活成本都是重复支出的,没有办法节约,所以不如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划算。基于这种生活成本的整体考量,返乡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三)家庭结构
部分返乡青年有一个特殊情况,他们中不少有二婚或者重组家庭的经历,他们也比较吸收前一段婚姻的教训,非常努力想经营好当前的家庭关系,收入水平、身体状况、分居两地以及继父母与子女的家庭关系都是他们要考量的。所以为了平衡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应对特殊的家庭结构,他们决定返乡,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他自己回归家庭之后,“重新”成为整个家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来保障稳定的家庭生活。
三、扎根:返乡青年的发展路径
(一)何以稳定在村庄
为什么他们回来之后,会选择稳定在村庄里,不再外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子女的教育长期规划需要父亲长期在村,在青年返乡时,一般孩子在上小学或者初中这个阶段,返乡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一方面,华北区域有着相对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小学到初高中都有不错的学校,比起沿海地区人生地不熟,以及他们说的外地学校对于务工人员子女有些排斥的情形来看,父母更愿意让孩子在本地就读。另一方面,他们非常希望督促孩子好好学习,目标就是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同时注重父子、父女的情感交流,这些都需要长期的陪伴作为基础。
第二,返乡青年的职业技能与本地市场需求是十分吻合的,形成了稳定可观的收入结构,符合他们的薪资预期。比如小天师傅初中毕业之后曾在外务工十余年,送过外卖,干过餐饮服务员,在蛋糕烘焙店当过学徒,攒下了创业启动基金。他认为乡村有着巨大的市场,于是返乡开了蛋糕烘焙店,申请了商标“极之巅”。他运用在外学到的烘焙技术,不断改良烘焙的口味;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运营社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创下了村庄一绝——桃酥。很多返乡青年拥有很多本地师傅不会的一门技术,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他们所预期的养家糊口的目标是非常容易能够实现的。
第三,随着青年的回归,家庭结构形成新的模式和运转机制,青年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庭核心:在他们回村以前,生计模式一般是夫妻俩都在外面打工,老人在家务农带孩子,他们回村以后整个家庭都回到村庄了,男性成为核心,甚至唯一的劳动力,女性即妻子基本成为全职太太来照顾家务和孩子。家计模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看起来是经济方面的影响,事实上它有很多方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丈夫的角色在家庭里更加凸显,男性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力,一个挣钱的人,更是整个家庭各方面的当家人、决策者、保护者,所以家庭结构不再呈现一种分散的状态,而是一个集中的统一的。基于这些原因,他们能够稳定地被吸附在村庄里。
(二)返乡如何创收
第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比如熟人社会和本地市场积极开展营业。比如从事建筑行业的青年,他们首先就要借助本地熟人关系来寻求市场,通过朋友介绍来联系本地的工程业务,然后从本地老板那里再分包一些工程,打开本地市场。第二,充分发挥务工习得的职业技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比如一名负责家电联保的青年,他的业务范围就涵盖了整个县区;甚至他还将本地维修工组织成临时的队伍来完成大批量的电器安装和维修,比如学校他同时要安装40台空调,他一个人搞不定,他就把这些人召集起来。第三,通过业务往来,他会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断吸纳新的客户群体来扩展业务范围。他们特别注重自己的人脉,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非常照顾客户的需求,很留意结交新朋友,平时也会私下请客吃饭等,通过这些方式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整个县域范围内把自己的业务往外一层一层地拓展。第四,他会适当规避当地熟人社会关系带来一种约束或者负面影响,因为熟人关系不一定都得到大的好处。他说当地人就挣不到当地人的钱,比如有的小业务不好意思开口要钱,有的款项拖了几年也不好反复催促,因此他们在运用熟人社会关系时,他们也尽量保持与熟人关系的距离,尽量规避熟人关系对于交易关系的这种负面影响。
四、再造乡村家园:青年返乡的影响
(一)对家庭方面影响
第一,子女教育的效果比较明显,不少村民的孩子去年考上大学,有几个上本科学校,他们不仅是在观念上重视资源的教育,而且他们特别注重合理的教育方法和良好的性格的培养,使孩子们不仅有不错的成绩能考上大学,而且还有自己的爱好特长、品性等,获得了村民和老师的好评。第二,家庭关系更加稳固,前面提到的一些家庭其实有过离异重组的情况,但是青年回到村庄以后,他们以良好的家庭关系为基础,他们一边工作挣钱,同时也承担起家里的大事小情,与他们的父母、子女都有很深的关系依附和情感的依赖。虽然说免不了吵架或者矛盾,但是现在的家庭比较稳固,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一家人始终团圆在一起。第三,在此基础上家庭就有更好的发展目标:起初是为了孩子教育而回到村庄,但是他们把自己安顿在村庄之中、家庭之内时,他会把全部的精力投身在家庭如何过得更好这个问题上,从起初养家糊口,把一家人养活下去,到现在他对于自己的子女、家庭的未来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
(二)村庄治理的提升
在对家庭影响的同时,返乡青年对村庄的治理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第一,他们是推动村庄发展的年轻力量。当前村庄发展一个难题是没有多少年轻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需要年轻人来参与的事务就没人来干,那么返乡青年就恰好提供了新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能够带动周围的村民一起从业和挣钱。第二,他们是可以被随时吸纳的智力资源。他们多多少少都参与到村庄治理了,有的当过一段时间的村委的干部,有的是正在培养的后备干部。他们不仅能在乡村的就业市场里游刃有余,而且还有时间空闲来参与到村庄治理之中。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不是特别费事情,但是对村庄来说这些是极其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事情。总有人要来做这个事情,那么这些青年就刚好被吸纳进来,不管是暂时性地干一两年也好,还是长期地参与治理,这个群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他们是一支年轻的后备干部队伍。虽然他们并不能马上就成为成熟的村干部,以及他们也未必就能坚持去做,但是有了他们这个群体,总能选出一个合格的后备干部来,他们年轻有力、见过世面,对于村庄来说,他们是非常可贵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
返乡青年因为家庭原因特别是子女教育问题回到村庄,他首先是选择回归家庭,但同时对村级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可能现在看起来目前是有限的。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年的困局在于“进不去的城市,回不来的村庄”,但以上这些不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因为在城市里混不下去才回来的,而是一种相对主动和理性的考量,子女的教育、生计模式以及家庭关系等综合性的因素,对他们形成一个很强的吸附力,村庄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机会,使他们不仅仅是单纯的回到村庄,一个身体上回到村庄,而且能够稳定在村庄发展在村庄,生活预期从城市转向农村,完成了这种由外向内的一种转型,所以这个群体虽然不是说很范围特别大或者特别普遍,但是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
当然乡村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性、教育、医疗、村庄再融入与精神追求等,也是影响青年选择返乡与否以及后续是否能在乡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部分青年在返乡的过程中面临工作与生活、身体与思想、当下与未来等方面的多重分离,由此形成“返而不入”等特点,折射出青年逐渐与乡村的空间场域、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等产生距离且渐行渐远的现实。
五、反思:不适与分离
对于返乡以后生活中带来的各种变化,很多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大家对于这种不适应性,也都有自己不同态度。首先在自我身份认知和定位上,就有多种不同,一是普通乡村青年,他们对自己身份认同并没有太多的纠结,虽然在城市生活过,但是也可以很快融入老家的生活环境中,对两种不同生活环境带来的差异可以很好地适应和调整。二是游离型,他们认为自己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精神和物质两难齐全,即在城市可以满足精神不能满足物质,在村里可以满足物质难以满足精神。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逐渐提高,返乡后单一的文化生活环境难以满足青年工作之余的生活需求。三是在故乡的异乡人,他们往往是在比较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老家学习生活,在老家基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圈,对老家的各方面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他们往往是迫于现实压力回乡,对老家很没有归属感。
尽管很多人普遍认为青年返乡具有必要性,但大多数农民并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返乡。乡村在自然环境和情感方面的吸引力,难以转化为青年返乡的动力。也正因为如此,青年离乡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对于青年而言,返乡必须建立在自身生计与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而乡村中的返乡创业青年大多属于青年精英,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在城镇获得良好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技术能力。这类返乡创业的青年大多存在工作与生活分离的倾向,即工作在乡村,生活在城镇。他们并未真正融入村庄的社会生活,其在乡村的活动主要是经济性的。他们在工作上返乡,在生活上仍归属于城镇。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相较于城镇仍有差距。此外,乡村在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条件也难以满足青年需要。返乡青年往往呈现一种返而不入的特征,他们与乡村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联结都非常脆弱。他们虽然工作在乡村,产业在乡村,但是始终与乡村保持着若即若离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