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不上楼为何难
2月23日凌晨4时39分,江苏南京市雨花台区明尚西苑6栋发生火灾。截至23日24时,火灾已造成15人死亡,44人在院治疗。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在城市中,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此次南京某小区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让全国各地的小区住户都开始关注到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问题。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面对多发的火灾事故和上升态势,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一、经验现象
(一)基本情况介绍
案例一:A、B都居住在县城的东部新城区,东城区有一个覆盖范围很大的房地产,而A、B都是住在该房地产下,但A是住在甲园,B是住在乙园。A家有2辆电动自行车,一辆是前几年购买的,是为A出行方便,但在去年A的老公更换工作之后,由于单位离家不远,开车划不来,也不方便停放,同时A的两个孩子在小区门口上幼儿园,也就不必要用电动自行车,所以A的老公开始将该电动自行车当做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去年下半年,A家的大儿子开始上小学,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于是A家又购入一辆小型的电动自行车,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大儿子用。A家的两台电动自行车一般都直接骑回家里(16楼)充电,充电频率是在3-5天一次。
B也是在前几年购入的电动自行车,是毕业之后为了方便上下班通勤,B所居住的小区不如A的大,比较小,但是两者都是属于一个物业公司,管理比较严格。B现在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一般情况下,没有恶劣天气,B都会骑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充电是在小区装置的充电车棚里,基本3-4天充一次电,比较方便节约。
案例二:C居住在老城区,在县城的西边。C住的小区是五六年前城中村改造形成的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不如东城区。C的电动自行车主要是用来接送女儿上下班和自己上下班出勤用,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也经常需要充电。C一般把车子推进电梯上楼(6楼),在楼层狭窄的楼道充电。当问起有关电动车引发火灾的问题时,C表示也比较担心电动自行车起火,但是因为充电车棚数量太少,所以只能上楼充电。并且,据C说,基本上很多住户都是把电动自行车推到楼上充电,小区物业看到了想管也管不了,因为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充电。
案例三:D居住在老城区,在县城的北边,开发时间比较早,因此也比较老旧。D住的小区只有6层楼,D家住在1楼,负一楼是地下室,每家都基本上有一间地下室,所以电动自行车充电一般在地下室。D家目前有一辆电车,是D的母亲上下班通勤所使用。据D说,老城区道路比较狭窄,也临近小学、初中,人流量比较大,交通易拥堵,所以平常该片区的住户都会选择骑电动自行车出行,比较方便。关于物业问题,D表示他所居住的小区的物业,之前因为乱收费的现象被业主们解雇了,所以小区目前并没有物业进行管理与服务。小区没有电梯,因此飞线充电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其次也不存在所谓的充电车棚。D表示,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可以社区可以组织安装一些充电车棚,方便日常生活,关键是比较安全。
二、电动自行车为何上楼?
(一)推上楼的方便与节约
从上述四位访谈对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家选择购买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主要就是方便和节能。而充电问题,大多数人也是图方便和顺应习惯,一般选择乘坐电梯把电动自行车推到自己楼层的楼道中、或者直接推到自己家中进行充电。在新建不久的小区中,小区楼层一般达到了26层,入住率也比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充电车棚距离单元楼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小区绿化带的设置,使得把车子推到充电车棚去充电比较“费时费力”。并且有很多小区的充电车棚不是交房之后,住户入住时就有的,许多是后来安装设置的,大部分住户也都习惯了把电车推上楼去充电。此外,充电车棚比较拥挤,据A说:“每次都看到车棚那里很多电动自行车,有时候去了发现也挪不出一个能充电的位置,还不如推回家充电呢”。
除了高楼层的有电车上楼的现象外,一楼的住户似乎认为自己住的不是多户一栋的楼房,而是单家单户的独院。据A、B说,一楼的住户一般并不在意是否有车棚,也不会把车推去车棚充电,而是直接从窗户那里扯线出来充电,似乎这就是选择1楼购房的好处之一。据C说,“小区的充电桩根本不够用,平常回来没有位置就直接推楼上去充电了,比在车棚充要方便多了,而且物业也不怎么管。另外,充电一次要两三块,虽然充一次两次不是很贵,但是日子不可长算,长此以往,还是挺贵的”。在老旧小区中,楼层虽然不高,但是居住人口也很密集,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也很多。D住的小区的住户们就是依然遵循以前的生活方式,选择在地下室或者是飞线充电。而无论是地下室还是飞线,都不方便,也不安全,但是没有其他的选择,D说“大家都是这样充的,而且也只能这样充”。
综上,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原因,首先从住户个人层面来讲,主要是方便和节约。其次在有些老旧小区,根本就没有车棚充电的选择。再次,不管是新城区的住户,还是老城区的住户,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按照原来的方式充电,沿袭旧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观念和用电意识也不同,年轻人比较注意安全用电,比如只在家里有人的时候才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并且还会用手机设置定时,提醒及时拔掉充电插头。而小区中的一些中老年人并没有意识到充电存在有安全隐患,有些楼道甚至存放很多废纸箱和杂物,不注意及时清理。
(二)跟不上的配套设施与管理
在逐渐推进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小区的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前几年拆迁建造的楼盘,房地产公司比较知名,这些所谓的大产权的物业也相应的要比小产权的楼盘要更加正规、合理。例如A、B所住的小区,目前充电插口的数量基本够用,但是据A说,有几次去车棚发现有很多电动自行车占着位置并没有充电,而且车上已经积了厚厚的灰尘。单元楼里面的电梯里有安装报警器,但是据说报警器也被业主们关了,也无法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了。据B说,住户一般都不推电动自行车上楼去充电,因为小区物业强制不允许上楼,但是B还是有见到小区住户推电车上楼的情况。C住的小区院内空间不大,一共有8栋楼,有4个充电棚,加起来一共有30个充电插口,但是每栋楼住户都有100户,根本不够充电。并且C也遇到了和A一样的情况,车棚里有很多“僵尸车”。据C说,小区物业苦于院内空间狭小,无法安置太多的充电车棚,因此对于一些住户电车上楼充电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社区抓的紧时,就去楼道排查充电行为,没收充电器。平常的时候,看着业主把电车推上楼充电,也无可奈何,因为业主会说:“没地方充电,你说我怎么办?”而D所居住的俗称“老破小”的小区,目前的地下室充电和飞线充电情况,安全隐患非常大,但是又很普遍,因为没有物业,也就没有配套的管理与服务。
综上,电动自行车不上楼,除了住户日常方便的原因之外,还有小区的管理、服务等关键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充电装置数量不够、僵尸车占用充电车位、物业管理标准不够明确统一等这些因素才是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背后的关键的因素。特别是老旧小区,若是要扩建公共充电设施,就需要面对场地有限、选址无法与居民楼拉开距离的问题,无法真正做到防止安全隐患的存在。
三、结语
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当下城市公共生活中,既不是小事,也不是私事。南京雨花台事件造成的重大伤亡后果再一次给大家敲响警钟,电动自行车如何做到安全的充电与停放,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在当下城市社区规划不一的情况下,老旧小区无法做到全拆,新小区还在持续增加,只能按照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针对处理。从客观方面来讲,就老旧小区来说,特别是没有物业的小区,社区就要牵头,一方面为小区寻找安装充电车棚的合作方,解决住户的痛点。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小区住户的思想工作,帮助住户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而新的小区,就需要物业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充电车棚的位置和数量,及时清理挪走“僵尸车”的现象,提高充电插口的循环利用率。另外对于尚在建设中的楼盘,房地产公司应当提前规划好充电车棚的位置。从主观方面来讲,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小区,住户的生活方式要适当改变,在配套设施完备的情况下,要提高自己的安全用电意识,推动住户自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