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文章> 回乡记
回乡记 | 王若茜:“走不起”的亲戚:传统习俗背后的情感流失
2024-03-06 14:30 1515 阅读 由 编辑

引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亲戚关系一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纽带。亲戚是因婚姻而引起的、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有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特殊亲戚叫“朋亲”,一般是父母辈的朋友,靠彼此之间的恩情或利益维系关系,相当于准血缘关系。“串亲戚”,也叫走亲戚,在豫中老家是春节期间亲戚之间交流感情的一项极具仪式感的社交活动。

虽说每年都要走亲戚,但笔者发现,近年来,春节走亲戚跟以往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来是走亲戚变得很“贵”,二来是走亲戚很“累”,很多人都表示,现在越来越“走不起”亲戚了。走亲戚要怎么走?为什么“走不起”亲戚了?在寒假返乡期间,笔者对家乡走亲戚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观察,并思考其背后的成因。

一、走亲戚的“贵”

近日,关于“河南牛奶双提”的话题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河南走亲戚时,收送的牛奶都是“两提两提的”,与其他省份“拜年只需要带一提牛奶”的习惯形成了鲜明对比。走亲戚时到底要带什么礼、带多少礼才显得“不丢面子”、压岁钱要给多少、收到礼要怎么回礼等成为人们在过节走亲访友时需要经常考虑的问题。

(一)礼品需要带得多

在我的家乡河南,从大年初一到初六,都可以去串亲戚。一般来说,大年初一要主要串父亲家的亲戚,也叫串爷爷家。大年初二,串母亲家的亲戚,叫走姥姥家,也就是回娘家。后面走其他的亲戚,可以自由安排。亲戚少的三两天就能串完,亲戚多的可以串到初五初六,甚至还要分头串(家人分开每人串一家)。因为亲戚平时不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亲情就会淡漠。串亲戚实际上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有俗语说“亲戚越走越亲”。

在老家,春节走亲戚至少都要拎两样东西,一手一样,寓意好事成双、幸福美满。买的东西要根据拜访亲戚的年龄和身份来决定,如果是年龄稍大的老人就带点牛奶、水果和茶叶,同辈分的亲戚就带些家庭常用品和吃食。一般情况下,去看亲戚不能只带单样的礼品。听爷爷说,即便是以前家里经济条件稍微困难些,也至少会带一桶油和一袋米,不然在村里别人都会议论你,觉得你家小气,看不起人,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现如今经济条件好起来后,带的东西就更多了,除了常规的米面油,还有包装精美的食品礼盒、成箱的水果、酸奶等等。 

过节走亲戚需要带很多礼品才能显示出诚意似乎已经成为大家在春节走亲戚时需要遵循的惯例。刚刚工作的A在说起今年过年串亲戚带礼品时提到:以前跟着爸爸妈妈出去走亲戚,礼品不用自己花钱,只需要帮忙提提东西。现在工作以后要自己走亲戚了才知道压力好大。从拜访的长辈名单,到送什么礼品,到拜访长辈的顺序,都要自己来安排。礼买贵了,怕花销太大,买便宜了,又怕送的礼品拿不出手。一家至少要送两样东西,只是买礼品,就要花掉四五千。过年发的年终奖都用来串亲戚送礼了。

A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在老家,很多人可能都会认为过节走亲戚需要带很多东西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和关心。过年走亲戚时,如果手里拎的东西又少又小,在主家面前就会很尴尬,甚至不好意思多待。在买礼品时,也要买带有礼盒包装的成品,这样送出去才显得“有排面”。当问及为何不少送些时,A答道:“大家走亲戚时都送那么多,你收了别人的‘礼’,自然是得还回去差不多价值的,不然让别人觉得你们家贪小便宜。”

图片 1.png 

(二)压岁钱的压力重

除礼品带的贵重外,压岁钱也是亲戚来往间一项不小的开支。压岁钱,作为春节期间的一个特定习俗,原本象征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望,寓意着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然而,传统的社会结构导致“人情投资”观念占比很重,如今压岁钱给多少也成为了大家“头疼”的问题,压岁钱的数额似乎也成了衡量亲情和友情的标准。给多了钱包受不住,给少了“面子”挂不住,成为了许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当有人来拜年时,主家就会相应地给来拜年的晚辈压岁钱,有一百二百的,也有五百一千的。给多少压岁钱需要看主家的经济能力、亲戚的关系远近,还有带的礼多礼少。如果别人给多了,自己家是不好意思回很少的压岁钱让人吃亏的。家里有一个孩子的D大姐谈到:“给压岁钱也是一种人情往来,你家给500元,我家就得回500元,如果别人给得多,自己家给回去的压岁钱也得只多不少,不然面子上不好看。像我们家里就一个孩子,亲戚家都是至少2-3个孩子,亲戚给我女儿压岁钱,给100、200还好说,给的多了,我再回过去又是一大笔支出。一来二去,过年光给压岁钱都得几千块。”

未婚的一位表亲说:“我没有结婚生子,过节发出去的红包是“收不回来”的。给父母一人两千,还有姐姐弟弟的孩子,上小学的、用钱地方不多的孩子就发三百,上大学的孩子给五百。哪家今年生了孩子也得记着,在走亲戚的时候给包个红包以表祝福。过节光发红包都得一个多月的工资。”给红包本来只是图个吉利,但是现在却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交换,让人直呼“想逃”。

老家一位退休的大娘讲到,她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一千多块,原来给孩子们压岁钱,只要一二十元就行,后来涨到五十元,现在得每人一二百元。当问及为何不降低标准时,她说:“都是城里来的孩子,家庭条件都不错,一年就给这么一次,给的少了也让人笑话穷。” 对于经济条件没有很宽裕的家庭来说,春节本来就需要采买年货,而压岁钱的额外支出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了。

图片 2.png 

(三)回礼讲究多

过年串亲戚接受他人的礼物后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回礼,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对于接受礼物的主家来说,要不要回礼?什么时候回?回礼是轻是重?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地方的习俗讲求“等价交换”,即收了多少礼,也要回给对方价值差不多的礼。你来我往之间,礼需要“持平”才觉得有面子,不掉份。有些人认为回礼的多少应该与主家的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水平相匹配,家庭条件好,回礼的规格就不能太差,不然会让人瞧不起。有的家庭一视同仁,所有的亲戚送一样的礼,而有的家庭会根据亲戚的远近程度,区别送礼和回礼的多少。笔者听爷爷说,现在的讲究没以前多了,以前如果是在村子里比较有声望的人家,过年时走动的人会更多,相应回过去的礼也会更多。别人送来一桶油,你得回两提奶,不能让别人“吃了亏”,不然村子里的人会对你有看法。

回礼回什么回多少,也很有讲究,包含了很多人情世故的考量。笔者的姑姑说,过年期间谁家送了多少礼一定要记清楚,回礼的时候就得按数只多不少的还上,不然说不过去。有些长辈也会将前来拜年的亲戚进行排序,然后将他们送的礼物以家庭为单位放在隔壁房间,等客人都走后,根据各家送礼的多少商量回礼,谁家送的多或者身份高,回礼也要多一点。

从工作第一年就开始给长辈送礼的C甚至总结出了一套送礼和回礼的方法论。她一般会按照亲戚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戚的家族地位、辈分高低送礼和回礼。家中老人去世的,出于照顾的考量,每年要回的礼会相对重一些;对于平时走动频繁的亲戚,他们的礼会重于一般亲戚的礼;一些不怎么来往的亲戚,礼会轻一些;长辈之外,平辈之间几乎不送重礼,平辈有了下一代,上门拜年则需要发一百到五百不等的红包。她感叹“送礼伤脑筋,礼物选不好,送礼和收礼的人两头都难受。因为送礼一般有来有往,有些人会在送礼中掺杂攀比和功利性,这样容易让送礼变成一种‘人情债’。”

二、走亲戚的“累”

过节走亲访友时除了带多少“礼”,走亲戚还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体力。在过节走亲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表示走亲戚很“累”,主要体现在:过节回家时间很短,基本都在走亲戚;不想走亲戚但又不得不走;过节招待亲戚很繁琐,没有自己的时间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也让本来热络团聚的见面时刻,变成了匆忙走过场而流于形式。

(一)走亲戚像“完成任务”

在以往,春节走亲戚都是从大年初一才开始,亲戚比较多的甚至可以走到正月十五以前。但这几年却出现了提前走亲戚或者一天走好几家亲戚的情况。有些人是因为不在老家村子过年,节前提前走;有些是春节要加班,没时间走等等。有些在外务工的人怕抢不到回家的车票,二月初就得提前请假回家走亲访友、上坟祭祖、采购年货。因为亲戚太多,一些距离远的亲戚在过年前就得上门把礼送掉。

现在有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大家甚至要赶着一天走好几家亲戚去完成“礼”的交换,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关心和了解彼此的生活和状况,只是简单地应付一下场面,把礼物送到就离开。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外地工作,除夕晚上的高铁才到家,他说:“初七就要提前返程去上班了,除去路上往返的时间,只能在家天,再减去大年初一初二回爷爷奶奶家,只剩两三天,走亲戚时间根本不够。所以没办法,想走亲戚只能一大早就开车出门,车里直接带上几家亲戚的礼物,一上午就能走两三家、甚至三四家亲戚。到了亲戚家后,把礼物带到,屋里坐一会聊几句天就该往下一家赶了。”因长辈较多且当地习俗一般不在晚上走亲戚,仅在大年初二他就拜访了八家亲戚,又接待了两家客人。他坦言:“走亲戚就像是在‘送快递’,去A时可以捎上送给B亲戚的礼品,东西放下,任务就算完成了走亲戚在压缩的时间背后逐渐变成了 “完成任务”。当问到为何这样“敷衍”却还是坚持要走亲戚时,他回答道:“不走亲戚不行呀,这都是多少年传下来的规矩。上上一辈在走,上一辈也在走的亲戚,到你这辈突然‘断’了,怎么也说不过去,让老人在其他亲戚面前也不好交代。你只要去了,哪怕露个脸,这个关系也都还是在的。 因此也有人说,送的不是礼,是人情,走的不是亲戚,是关系。很多人走亲戚变成了“任务”但还是要走,因为“不走的话,会被亲戚或邻里议论”。他们认为,是否有人到家里走亲戚或者你需不需要去走亲戚,是衡量这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

图片 3.png 

(二)走亲戚让人“心累”

现在走亲戚除了匆匆忙忙流于形式以外,走亲戚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譬如“攀比孩子”、“互相打听”等令人心累的情况。有的亲戚也许并没有见过几次面,却总是在仅有的见面时间里“唠家常”,打听你的个人信息,例如“工资多少、有对象吗、结婚了吗、买没买房”等等。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社交生活的边界比较敏感,走亲戚中的聊家常更像是“被审问、被比较”,然而,在家长“要懂礼、要孝顺”催促下又不得不走亲戚,这相应的就带来很多无形的社交负担。

还有的人既不喜欢走亲戚,也不喜欢亲戚来家里。H大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讲到,一到过年过节,婆家的姻亲一来就是十几号人,多的时候也来过二十人,摆三张桌子都不够坐,有的亲戚没有“边界感”,连吃带拿,也不注意个人卫生,把家里过年刚收拾好的卫生搞得一团糟我们从亲戚来之前就得准备各项食材,一直忙活到把亲戚送走。他们来家过节,虽然都有带礼过来,每次拿来的东西,一半当天吃了,一半还得挑着给他们带回去,而且我们家还要给他们回礼。一来二去,我们自己家备的年货都没有了。她表示,过年就这么几天休息时间,自己不愿到别人家里麻烦别人招待自己,同时又对别人来家里碍于情面不得不招待感到疲惫,毕竟亲情是无法割舍的,这让她感到十分心累。

图片 4.png 

三、走亲戚为何没能“走出亲情”? 

走亲戚原本应当是人们联络感情,紧密关系的方式,如今却变成了“完任务”,让人直呼变了味道,这些问题的背后自然有其成因,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送礼”沿袭旧俗并水涨船高

走亲戚时带礼品给主家,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不管是至少要拎两提东西,还是回礼不能低于赠礼,都是至今还在遵守的走亲戚时的“惯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礼的标准也在逐渐抬高,走亲戚时携带礼品的数量和规格也逐渐变多变好。当经济发展与送礼旧俗之间发生碰撞,不同的人在面对走亲戚带礼品时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认为走亲戚时买太多礼品,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有的人认为收到别人送的礼还要斟酌怎么回礼,实在麻烦,还不如不送;也有的人认为,过节串亲戚送礼是拉关系走人情的好机会,用低成本的方式向上“混个脸熟”。每个人对于走亲戚送礼的体悟不同,但却都要在这一条“旧俗”下完成走亲戚这一“任务”,甚至在面子的导向下,让赠礼与回礼逐渐发展成为攀比与人情。就像一位表亲提到的:“别人送了你就得还,这时候已经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了,是不能欠别人人情。”

(二)社会发展造成亲情观念转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88.52%。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让兄弟姐妹“同住一个屋檐下”成为了过去式。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涌向大城市上学、求职再到安家,好多亲戚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疏于联系。与此同时,人们往往把个人的社会生活放在首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中,而忽视了与家人的交流和沟通,导致亲戚间的感情因空间距离而“渐行渐远”。甚至隔了两代三代后,一时间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更多地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交流,面对面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少。这种交流方式使得线下与亲戚的联系不再成为必需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需要线下走亲戚,通过线上问候就可以完成,过节线下走亲戚只是习俗的惯性使然。

同时,很多人在工作或琐事的重压下已经身心疲惫,不堪重负,在仅有的休息时间里,只想独处,不想把时间用来应付社交。而走亲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途奔袭、见面客套、陪伴聊天,与亲人见面也要注重社交礼仪和言谈举止,这让他们难得的休息时间也被占据,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一方面自己确实需要休息,一方面又迫于传统家庭观念而不得不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走街串巷只能压缩走亲戚的时间。这样“完成任务”式的走亲戚在疲惫自己的同时也并没有让亲戚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三)亲戚网络的社会功能弱化

走亲访友作为联系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与纽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功能。抛开人情来说,送礼或压岁钱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跨期投资,送礼的人收获了更加紧密的人情和更加牢固的亲戚关系,而收礼的人后续还会找机会还回去,这样一来一回,就建立起了关系网络。人们的“生产生活”、“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依托以此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通过走亲戚的方式来密切关系网络,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承担一定义务,以防自身遇到困难时,需要别人“拉一把”。这种关系网络相当于一重“保险”的作用。所以以前有一种“远亲胜过近邻”的说法。

然而现在很多家庭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和安家,重新构建了关系网络。家庭单元的缩小也使得在面对需要处理的事件时应对单位缩小,小家庭独立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很多时候会自行解决问题而不会求助于不常联系的亲朋。与亲戚的联系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必要时候才形式化地走动。这种失衡的生活方式使得亲情逐渐淡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也使得走亲戚这一传统习俗的社会功能被压缩。相比之下,很多亲戚一年到头都没什么联系,大家“走亲戚”的意识和行为相比以前就弱化了很多。

图片 5.png 

结语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为生活奔波,渐渐忽略了与亲人的连接。过年走亲戚“送礼”原本是表达心意,却成为人情枷锁和形式主义。地理位置上的遥远更加剧了我们与亲人关系的淡漠,走亲戚也愈发变成一种形式,公式化走亲戚的背后少了点情感和味道。走亲戚“贵”与“累”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节奏和情感的流失。而只有重新审视和反思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更加关注亲戚之间的互相沟通、理解和体谅,才有可能回归“走亲戚”的本质,减弱走亲戚中的礼品攀比和红包文化等异化现象。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