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的返乡建房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汀
我的家乡位于鄂中地区的Y市N镇。近几年来,不仅N镇发展变化很大,N镇周边村庄的变化也是十分之大,其中最直观的差异当属村庄中新建的一排排房子。驾车在N镇附近的村庄转一转,不难发现的是,这里的房子是越建越大,越建越多。小到两三层的小洋楼,大到两家合建的四合院和花园别墅。或许是为了交通便利,村民建房的选址从传统的依山傍水转向公路两旁。即使是在那些野草丛生的地方,我们也能看到一座座建起的崭新的、各具风格的大房子。
与乡村人口涌向城市而导致留在乡村的人口减少的现象不同,乡村中出现了越建越多、越建越大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存在,一方面证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乡村生活愈加向城市化靠拢,在乡村中生活已然能够满足村民的绝大部分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道路虽通往城市,但那些离开乡村的村民却并未真正从乡村退场。他们有的外出打工、四处漂泊,即使在城里依然买不起房子,用老家的宅基地建房依然是他们的退路。他们有的已经安居在城市,内心却依然向往着乡村,盼望着在乡村建一座新房,因为房子在,根就在。
一、不同人的乡村建房记
(一)王伯伯的乡村建房记
我爸的朋友王伯伯算是认识的人里从N镇走出去比较富有的了,王伯伯早年上了中专,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某国企。积攒了一定的人脉和财富之后,王伯伯在国企辞职后和同事合伙开了一家电力公司。一个偶然的机缘,王伯伯在成立公司的两三年之后便承包到了一个较大的电力工程,算是在当地打响了公司的知名度,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越积越多,而王伯伯的父母也被接到了城市里生活。一开始王伯伯的父母不习惯在城市生活,好在生活了几年之后也慢慢适应了,但王伯伯的父母从搬进去住的那天起,一直念叨的,便是在N镇建个房子。王伯伯的父母是这样说的,“老家都建起了一排排大房子,你如今也算是做出来了,可以考虑回老家建一座房子,街坊邻居就我们家还是个破旧的老房子,多丢面子嘞。”王伯伯对在老家建房并不感兴趣,在王伯伯看来,父母每年回老家次数屈指可数,以后是否回农村养老也说不准,且不说建房得花个几十来万,从推倒旧房子,设计新房子和开工,再到建成新房子也得花费好大的功夫,而即使房子建成了也是闲置着,王伯伯觉得如果只是为了这点面子没有太大的必要,正所谓冷暖自知,生活过得好不好自己知道就好。但最终,王伯伯还是拗不过父母,在老家建起了房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房子建得比邻里都要气派,是少见的三层大别墅,不仅房子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就连房子的外墙也铺满了大理石。总之,王伯伯算是为父母完成了乡村建房的心愿。
(二)小叔的乡村建房记
我的小叔一家现在住的房子是二十年前结婚时在附近相对不太繁华的市区购入的,但小叔在老家也有一座小平房。小叔结婚前的二十多年都是在乡村度过的,有些来往比较多的亲戚朋友仍在村里生活。由于居住的地方离老家就二十分钟不到的车程,小叔一家在闲暇时间总爱回老家和亲戚朋友们唠嗑。二十多年来,除了一些新结交的同事之外,小叔一家的大部分交际圈仍在农村。堂弟2019年到武汉念了大学,堂弟认为自己毕业后大概率留在武汉工作,于是小叔一家商量着拿出大半生的积蓄,在武汉为堂弟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剩下的每个月按时还房贷就成。这样等堂弟毕业之后在武汉工作就不用租房住了,也算是给堂弟一个在武汉落脚的地方,同时有房这一标签至少也满足了当今婚恋市场的要求之一。解决了为堂弟买房的事情,小叔一家接下来考虑的,便是回乡下建房的事情。小叔一家虽说在家乡的市区买了房,但二十年前没什么积蓄,当时买的房子也就六十多平方米,可以说一家人在小房子里挤了二十来年。小叔一家又住在五楼,阿姨又一直有腰椎方面的问题,每天爬五楼都十分费劲,要是年纪大了或许更难得上楼。回乡养老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老家的房子长时间不住人,不仅房子里的墙皮已经脱落,房子里成片水泥地也都裂开了缝,于是小叔一家也开始在乡下建起了新房。老家的房子不仅能解决年纪大上楼难的问题,日后还能作为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的场所。
(三)李老师的乡村建房梦
说起回老家建房子,我也想提提我大学的李老师。李老师在课下与我们闲聊时曾经提到,自己的愿望是退休之后回老家花两百多万建一个大别墅,他曾半开玩笑地说,现在拼命努力就为了完成这点梦想了。不同于王伯伯建房,李老师选择回老家建房是为了自己和爱人退休后居住。与我的家乡鄂中地区不同,李老师的家乡在桂南地区M市的一个村庄,那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真正的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个十分适宜居住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那里有新修建的宽敞的公路,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超市,那里的医疗条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总之,无论是交通、购物,还是医疗等,那里都更加城市化。由于城市里人口流量更大,那里甚至比城市生活更加便利。除了宜居这一主要原因之外,李老师说自己返乡建房还源于对乡土的怀念,即使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他仍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归属。李老师从M市的一个小村庄走出来,一路走到首都,在北京大学念完博士,毕业后在高校当老师。他勤勤恳恳地工作,等到寒暑假时便和爱人一同到处旅游。或许是见识过世界的广阔之后,李老师想在退休之后重温故乡的烟火。再过几年,李老师到了退休的年龄,不知道那时的李老师是否实现了他的建房梦,是否能在乡下过着宁静祥和、怡然自得的生活。
二、乡村建房潮的成因分析
由以上可知,选择在乡村建房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王伯伯回乡村建房是受到父母的催促,而父母催促建房主要源于面子上的“过不去”。小叔选择回老家建房是为了自己养老考虑,此外乡村小楼面积大而且相对经济,也适宜作为大家庭团聚的场所。李老师选择回老家乡村建房是由于其浓厚的乡村情结,同时李老师的家乡发展变化十分大,对于李老师而言,在老家乡村建一栋大别墅更是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归根结底,返乡建房的人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出走乡村的人;二是走出乡村的人。前者是指那些迫于生计离开乡村,却仍无法成功在城市立足的人;后者是指那些依靠自己的努力,离开乡村并成功定居在城市的人。
(一)出走乡村的人建房
乡村的就业空间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第一产业以外的就业空间十分狭小。此外,随着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变革,更多的家庭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于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出走乡村,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继续留守在乡村里的大部分都是以土地为生的老人。那为什么出走乡村的人越来越多,道路愈加通往城市,乡村里的房子却越来越多呢?
首先,家庭中的代际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返乡建房潮。中国社会历来以家庭为中心而衍生出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即使当今社会正逐渐发生由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家庭关系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传统家庭关系中所产生的代际传递关系思想即使在今天仍占据家庭关系的主导地位。对于留守在乡村,以土地为生的老人而言,房子可以算得上其留给子女的一大财富了。乡村里的老房子,在超过一定的年限之后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难以通过修缮解决,同时出走乡村的子女在外又没有积攒到足够的钱,无法实现在城市买房的目标,那么留守在乡村的父母便只能选择在乡村为子女建新房,所以父母只要攒够足够的积蓄就会在乡村建起新房。建新房不是为了老人自己享受,而是为了给出走乡村的子女留下一份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财产。
并且,代际传递中的父母责任又促进了返乡建房潮。父母的责任和代际传递的观念存在共通之处。乡村中有不少老人保留着“一代人建一代人的房子”的思想。祖辈遗留下来的老房子,是祖辈留给自己的,即使房子仍然完好,但自己仍有责任和义务为子女建造一座新房子。于是,攒钱在乡下建新房便成为了留守在乡村中的父母所需承担的一份责任。此外,当下房子正成为年轻一代谈婚论嫁的标配,除了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的需求之外,乡下的老房子也得建得漂漂亮亮的才行。对于条件相对困难的家庭,出走乡村的年轻一代没能攒够在城市买房的钱,至少能存些钱在乡村里建个大点的房子,以供谈婚论嫁。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乡村里建大房子也成为了不能在城里立足的年轻一代的“退路”。
还应注意到,农村家庭的进城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通过接力式进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父代支持子代,子代支持孙代。但是倘若子辈外出务工的收入加上父辈务农的收入仍然只能勉强付得起城里房子的首付,较高的房贷和相比农村更高的消费水平也可能使得他们放弃在城里买房,转而选择在乡村建新房。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进城首先是谋生手段而非生活目标,能够在城市体面地生活,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进而城市化的目标就会被寄托在孙辈的身上。
(二)走出乡村的人建房
对于那些走出乡村的人们,成功离开乡村,可以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那为什么他们还会选择回乡村建房呢?
首先,乡土情结是村民们选择返乡建房的传统的因素之一。受到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许多老一辈的村民安于本乡本土,不愿意轻易迁移。他们即使走出了乡村,心中也总是牵挂着家乡。他们身在城市,心却四处漂泊,无所归依。古代中国历史上素来就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官解甲归田”的先例。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他们也总是期盼着年老了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养老,以实现所谓的“叶落归根”。他们总是记挂着建房的原因就在于,对他们而言,房屋在,乡土社会的根就在;房屋不在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便没有了归处。
其次,家庭养老也逐渐开始成为村民们返乡建房的原因。成功走出乡村的子女,可能会提出把父母接到城里养老。然而习惯了既往生活环境的老人,一般不愿意随子女进城。哪怕是县城,他们也都不太愿意去。但由于工作忙碌,子女们一年能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难以给予父母足够陪伴的子女则可能会选择为父母在乡村建房,至少给予他们在物质上的帮助。于是,在老家的父母拥有一套自建小楼房,再到小菜园里种些果蔬,便能在乡村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再次,房子历来都是农村家庭再生产的基础,房子的好坏,彰显该家庭再生产能力的大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的今天,乡村自建房经历了从砖瓦结构的平房、二层小楼房再到多样式套房的变迁。当下现代化的乡村自建房,不仅注重实用性,还更加讲究房子的美观程度和居住的舒适程度。因此,乡村自建房不仅满足老一辈的居住需求,还符合年轻一代的生活需求,这就便利了逢年过节的家庭团聚。
从次,返乡建房热还受到传统的面子文化的影响。虽然我们今天习惯于用“半熟人社会”来代替以往“熟人社会”的说法以形容乡村的社会结构。但是仍未改变的是,乡村里发生的大事都是公开且透明的。谁家建造了新房这一红喜事,当然算得上是乡村里能宴请宾客的大事。房屋是乡土社会的根,而建房这一大事算得上是乡土社会里身份的象征。在乡村里人们会以最为直观、最为透明的财富——房子,来评价这家人过得好不好。家乡的房子不仅是用来住的,也是用来看的。正如王伯伯的父母催促王伯伯回老家建房一样,即使房子闲置着,也要在老家风风光光建座大房子,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否则便觉得是在乡村里丢了面子。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念,使得村民们带着攀比和盲从的心理建新房,建大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建房热的产生。
最后,返乡建房热,从“建房”入手分析,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可以作为考量的因素之一。要想在乡村某处建造房屋,首先离不开对乡村地理条件的考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耕生产的乡村地区有利于房屋的建造,反之则不适宜。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原地区的乡村建房远远多于山谷地区。其次,由于没有高楼的遮蔽,乡村的日照普遍比同地区的城市更加充足,相较之下气候更加宜人。此外,相比城市而言,乡村的空气质量普遍更好,噪音污染也更少。也正是源于乡村地理位置的适宜,不少成功走出乡村的人们选择返乡建房,以供养老居住。
三、结语
在道路通往城市的今天,返乡建房热现象为何尤为突出?从一年四季紧闭的大门可以看出,大部分时间,一些大房子都是闲置着的。即使房子里有人居住,也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房子虽然存在,但并不代表着人们都留守在乡村。村民们出走乡村却建起大房子,是给自己或子女留一个退路,留一个栖身的地方。而走出乡村的村民依然建起大房子,或许是希望有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能留住他们的精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