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的新面貌
杨成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对于祖辈都是通过体力劳动进行谋生的农村人来说,教育最大的价值或许就是能让他们的下一代向上流动,实现阶级跨越。农村人往往相较缺乏物质条件的支撑和文化底蕴的积淀,而教育作为社会平衡的工具和社会地位的指标,恰恰是为数不多能使农村人在这种困境下实现突围得以阶层跃升的路径。也因此,耕读传家成为农村家家户户的家风,“寒门出贵子”则成为农村人对于教育的普遍期望。基于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城市的求学经历,笔者观察当今的家乡教育,发现教育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本篇回乡记就是立足于此,通过笔者在家乡的所见所闻去探讨这样一种变化的发生,展现家乡的教育面貌。
一、成为历史的乡村小学
笔者今年回到家乡,得知村小因无学生可招已经正式停办了,未到退休年龄的老师被统一归划到乡镇小学继续任教。村小完成了它曾被赋予的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从家乡消失。有些惊讶但也并没有意外,村小学的日渐衰败早有听闻。农村教育的衰弱,是与农村社会的衰弱同步的,它是城镇化的伴随物。这一农村小学的命运在它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在我开始上学那会儿,教育竞争在我们这还不见踪迹,也很少听闻到城里买房脱离乡村实现城市化的人,基本到了上学年纪的小孩都还是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在那相对破旧的村小接受教育,甚至还是同样的教书老师。但等到我妹妹上小学时(我和我的妹妹年龄相差八岁),村小开始逐渐出现生源缺乏的现象。笔者印象中在妹妹上一年级时,班级里的人数还有十多人,但等到她三年级时人数就只有可怜的个位数了,在校的学生人数在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变少。就我们村的情况来说,村小消失的趋势,始于村里人进城务工和移居大潮,使得一部分生源流失。但真正促使家乡学生逃离乡村小学的动力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逐渐拉大,村小所给予农村学子的小学启蒙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村小在停办前,也有几位年轻的乡村编制的教师加入,但他们的到来据传都是被迫分配到这里,其中相较更为优秀的老师都分配到了条件更好的地方。
生源流失对于村小的发展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任何有关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设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情况由此会带来更恶劣的循环。当由于农村学生人数开始逐渐减少,在乡村地区维持学校运营的生均成本将大幅增加,经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将更为突出,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更加困难,地方政府也更加缺乏支持乡村小学发展的内驱力,加上农村根深蒂固的“穷孩子不能穷教育”的观念影响和跟风攀比的心理,进一步助长了“转学之风”。我们村的人心有留恋却已无法抗拒,好像都在怀念当初那个陪伴我们走过几十年的破小学,大榕树下,泥土地,坑坑洼洼的黑板,而不是今天虽然焕然一新,充满现代化味道却已经停办的小学。它的消逝,有的只是村里人的无奈,以及渐渐失去人气的、空荡的乡村。
二、开始参与教育的农村家庭
虽然我和妹妹只相差八岁,但我们的求学旅程却相当迥异。在我求学时,农村家庭受限于教育资源与经济条件,有些顺其自然,是不是读书这块“料”全靠懵懵懂懂的努力和冥冥中的禀赋。这期间父母做过最多的督促或许只有在我不认真学习的时候稍加恐吓,告诫我不用功读书的后果,“不好好读书就回家种田养猪”,身边的同龄人也大多如此。我们更多是野蛮生长,会读书的继续向上求学,从乡到镇再到县城,不会读书的辍学后家长也只是会哀叹自己的小孩没有读书的命,然后给小孩另谋出路。
但到了我妹妹这一代人读书的时候已大为不同,她这一代农村学子受教育状况总体情况是恶化的,城乡教育的差距在不断刺痛农村父母的神经。我父母经常感叹现在当个合格的农村家长真难,为了让我妹妹接受更好的教育操碎了心,甚至有时候还颇感无力。在我父母看来,他们在我妹妹教育上所投入的精力和金钱是远远超出在我身上的。在教育内卷化、生活数字化的现状下,现代农村父母传统思维中有物理边界的教育“附近感”逐渐消失,普遍流行且难以撼动的集体教育共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成功从城市灌输到农村父母身上,并且加剧农村父母对子代教育竞争的焦虑。我父母由于村小的班级学生人数少,老师的上课动力不强且教育能力落后等原因将我妹妹从乡村学校转入城镇学校,又在与城市亲戚子女的对比中,将她从一般公立学校转入到优质私立学校,并且开始租房陪读;如今他们还要时时刻刻监督我妹妹的学业,帮助购买合适的辅导资料,选择口碑较好的辅导老师,希望妹妹能够尽可能与其他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
我们这一代往后的农村父母较为年轻,受过些许教育,在外出务工的经历中对自己的底层社会位置有着清醒认知,看到了阶层日益固化下教育对于阶层流动的重要性。他们深切认识到,单纯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谋生是无法脱离乡土以走向城市的,不希望子女再次进入辛勤且不稳定的工农业领域。在教育内卷化的推动下,这使得他们比往昔更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 主动参与到教育竞争中来,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期冀子代从教育筛选中突围。我父母对此就觉得很值得,他们认为如果不是主动参与我妹妹的教育,她就可能和家乡那边一些没有走出来求学的同龄人一样变得成绩差,从而可能会丧失读大学的机会。
三、没有衔接到位的职业教育
在教育城镇化的今天,优质教育资源具有有限性与等级性,它普遍与金钱搭上关系。农村学子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无非几种途径:家庭人脉资源,家庭经济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家县城,优质的公立中学有户籍要求,相对较好的民办私立中学学费昂贵(以某民办私立中学为例,七八年级7500元/学期,九年级8400元/学期)。同时,在教育内卷化的当下,布迪厄所言的文化资本理论在中国教育上也越加体现,加剧教育的不平等。相对而言,农村学子更加容易被堵在向上寻求教育的路上,甚至于当家乡的市教育局出台新的教育政策(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严格控制高中阶段招生计划职普比例,按照5:5的比例编制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后,能够顺利读上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都变少了。
回家的这段时间,笔者就发现有一些刚初中毕业或者毕业挺久的青年面临着这尴尬的处境。他们基本都窝在家中打游戏,无所事事,甚至很少出门见人。未成年的他们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并不符合劳动法的要求,即使一些工地可以接纳,他们也很难吃得了那份苦。我有个亲戚家的小孩就是如此,他的初中成绩太差读不了高中,即使想交纳高昂择校费把他送入民办高中也因为他还有个姐姐在读大学而心有力余不足。他父母尝试过把他送去汽车修理厂做学徒,但他因受不了苦和寂寞而回到家中,至今仍在家中玩游戏度日。春节时大人聚在一起聊起他,都是头疼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从小一直呵护长大的他谈得上是娇生惯养。但他终究要面对现实的拷问:娶妻生子,给父母养老,他的前路又在哪里?
像他这样的人并非少数,他们在如今教育体制模式下更容易被挡在高中之外。政府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能否为他们找到一条出路?笔者发现,至少我们家乡所能提供的职业教育具有成本高、就业率不高的特点,并且它在我家乡几乎没有得到人们的正确认知和认可,在这种偏见下,职校难以成为农村父母为子女选择的新的谋生道路。农村人更加注重学历和知识,更加忽略职业教育,其潜意识中并没有将职业教育作为子女的出路。在他们眼里,最好的出路,就是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经中考到高考后入一个相对不错的大学,再以不同层次和不同层级的符号化大学文凭去等价匹配不同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岗位,简单来说,即是考上公务员或成为白领坐进办公室,不再需要体力劳动。在职业教育备受歧视的文化语境当中,他们似乎也无法借此逃离父辈社会底层的命运,也注定很难有机会成为高校的佼佼者。
四、结语
教育城镇化导致的乡村教育衰微,阶层流动竞争压力下教育竞争的深化对农村家庭参与教育的挑战,以及农村学子从应试教育筛选淘汰后的出路,都极其真实地摆在我妹妹往后这一代农村学子的面前,其背后所反映的是教育作为阶层跃升的难度在增大。它们表明了在当今的县域教育下,依靠农村学子个体的能动性,通过他们自身的觉悟和持续奋斗来成为“寒门贵子”的可能性在下降,越加难以单凭农村学子个人的努力从教育筛选中突围,农村家庭自身所具有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本在子代教育的培养中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同时,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中的开始部署推进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没有普及到位的县域地区,学校并没有起到基础的庇护所的功能,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学子的困境。对于如今的农村学子来说,求学之路越加艰辛,前路漫漫,他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