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期:2024年10月26日-11月26日
本月阅读书目如下:《自杀论》涂尔干著;《法律的概念》哈特著;《法律帝国》徳沃金著;《法律的道德性》富勒著。以下简单介绍《法律的道德性》中富勒口中法律的道德性是什么。
富勒在他的《法律的道德性》中首先阐明了其对之前法律与道德关系研究的不满。他认为之前的的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研究的缺失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偏重定义法律的含义,缺少对道德内涵的解释,没有很好的对道德的含义进行界定。二是对于正义的法律,即道德如何使法律成为可能缺少深入研究,这就导致人们通常面对恶法而无能为力。这也就是富勒这本著作《法律的道德性》的逻辑起点——通过批判现有研究,从而建构一种新的法律与道德体系。
富勒在书中提到“法是使人类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业”。他把法当作一种并将法律制度看作不断的有目的的产物,认为人类要成功地生活在一走需要有规则去维护他们之间的和平,使他们公正相处并有效地合作,而法正是从这种需要中产生出来的。作为一种“有目的的事业”,法必须有其道德性。富勒把法的道德性分为两面,也就是“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法的外在道德指法的实体目的或理想,如人类交往合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抽象的正义等,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法的内在道德也就是从最低点出发确认了有关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等程序上的原则,是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道德,也是法律之所能成为法所绝对必需的先决条件。
富勒依照对愿望的道德追求,提出了法律的内在道德,并罗列了良法的八大标准。也就是法律的普遍性、公布、非溯及既往、明确性、不矛盾、稳定性、官方行动与法律的一致性。在富勒看来,这八个原则是自然法的程序要素,属于法治形式,这也使法律成为可能。同时富勒强调,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一种愿望的道德,而且法律的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是法律道德性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在富勒看来,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愿望的道德,而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义务的道德,具有强制性、必然性和命令性。法律的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是法律道德性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阅读周期:2024年11月27日-12月29日
本月阅读书目如下:《法律社会学导论》科特威尔著;《古代法》梅因著;《法律制度》麦考密克著;《诉讼的话语》梅丽著。以下简要介绍《诉讼的话语》中梅丽口中的三种诉讼的话语。
从全书来看,梅丽的研究脉络可概述为:一个新的视角、两类意义解释、三种诉讼话语。“当问题进入法庭,双方就会对事情的解释进行争论,其中一部分是对在其中进行解释的意义框架的讨论。”梅丽认为带入法院的冲突,在其相互竞争的意义解释中,存在三种明确的、可分析的话语。
第一种主要是根据法律的范畴和解决方法,也即法律话语,它是诉讼中的核心,以法律规范和程序为基础,强调事实、证据和法律条文的严谨性。这种话语的特点在于其规范性和逻辑性,通过逻辑推理来构建和辩护案件,它为诉讼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框架,确保了程序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是律师和法官沟通的共同语言,是确保诉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的基础。第二种是根据道德的范畴和解决方法,也即道德话语。在诉讼中其引入了对行为的道德评价,超越了法律的严格界限,涉及对行为的善恶、对错的判断。这种话语的特点在于其情感性和价值性,它强调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如诚实、公平和责任。道德话语能通过唤起情感共鸣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进而塑造公众对案件的看法,有助于使法律判决更加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还有一种是根据救助职业的范畴和解决方法,即治疗性话语。它在诉讼中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特别是在涉及心理健康、家庭纠纷或犯罪行为背后心理动机的案件中。这种话语的特点是其非对抗性和专业性,它更注重理解和支持,要求使用者具备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治疗性话语有助于理解个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为案件提供更深层次的解释。
在诉讼中,三种话语在对特定冲突的讨论中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转换。“每当一种话语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或者引起了麻烦时,他们就会转换为另一种话语”。例如书中描述的四种类型的冲突,原告最初都是用法律话语的形式进行诉讼的。但在庭审过程中,法官会更倾向于优先运用道德话语解决问题,当事人也会从法律话语转化成道德或治疗性话语。话语的转换方式因冲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在法院,这种话语的转换往往是在法庭的权威之下发生的——将诉求的法律话语转换为道德和治疗话语,并在这两种话语框架中解释冲突,被十分频繁地运用在审前调解过程中。其中“适合”与“不适合”之类的具体语言常成为话语转换的用语。法庭经验会在话语转换中不断塑造这些人的法律行为和意识,所以理解这些话语,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法律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