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学读书的一些感想和心得
于龙刚
对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课下读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少同学在读书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包括如何选书?如何做笔记?碰到读不懂的时候该怎么办?读书太难坚持下不来怎么办?为什么读了不少书但收获不大?等等。有一些同学会主动找我交流,我会积极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我自己从本科开始读书,从入职以后又开始组织法学研究生读书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于如何读书的感想和心得,借着这个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是如何开始读书的
我本科是法学专业,在上课之余,会选择一些法学著作来读,当然并不限于法学,也会读一些其他学科的著作。记得那个时候,上课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些书,如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我在课下都读了。在阅读过程中,又进一步了解到费孝通,因而继续读了他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书,还了解到卡多佐、庞德、波斯纳等,也相应地读了他们的书。阅读这些书,我的收获很大。尤其是《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书,记得刚读完这本书,我就去了某人民法庭实习,结合自己对基层司法实践的亲身体会,对书中所提到的观点和所做的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法社会学著作以外,我还阅读了一些法律文化、法律史、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书,包括洛克、孟德斯鸠、博登海默、瞿同祖、梁治平、林端、黄宗智、王铭铭、应星等。其中,《中国法律与法律社会》这本书读的很深入,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大,书本上密密麻麻做了笔记。我个人对历史十分感兴趣,因而还读了《剑桥中国史》系列的书,其中有部分章节是黄仁宇所写,进而又读了他的书。阅读这些书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但至今仍能回想起当时读书的场景。
后来我加入了读书会。读书会每月召开一次,每位同学每月均要阅读一定量的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书籍,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系统性、高密度阅读。期间,先后读了韦伯、涂尔干、福柯等社会科学大家的著作。阅读这些书的过程比较痛苦,读起来很吃力,很多时候读不懂,坚持读好多天才感觉似乎读懂一点。不过,虽然过程比较痛苦,但好在都坚持了下来。读完这些著作,我的提高还是比较大的。例如,我再去读一些之前读过的书时,会发现自己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是思考的视野还是深度,与之前都有很大不同。这也使我进一步坚定了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信心。
进入研究生阶段,我继续社会科学经典阅读,先后读了马克思、卢卡奇、阿尔都塞、蒂利、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人的书。在读完这些书后,开始转入人类学,先后阅读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莫斯、斯特劳斯、普里查德、利奇、特纳、斯科特、格尔茨、萨林斯等人的书。之所以选择人类学,是因为本科时阅读费孝通、王铭铭等人的书,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系统阅读人类学,对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优势是充分的经验思维,因此系统性的人类学阅读使得我对于经验的感知和分析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我是如何开读书会的
入职以后,我开始担任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生读书会指导老师,学生主要是来自于法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从2017年开始,至今已有七年左右。延续之前的传统,读书会一般是每月召开一次,每次读书会由每位同学汇报自己这个月读了哪些书?这些书都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有哪些观点,以及如何论证?下一个月准备读哪些书?这个月的读书有哪些困惑和问题?等等。一般每位同学发言在5-8分钟左右,指导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然后会议末尾进行总结。
读书会的核心并不是讨论,而是汇报,因而又可以称为读书汇报会,主要是由每位同学汇报自己这个月的读书情况,指导老师从中了解学生的读书状态,如果状态不太好,则需要找出原因,并鼓劲加油。另外,指导老师也从中了解学生的读书方法和计划,如果需要调整,则给予建议。读书会其实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寻找书目,从书本中找到线索接续阅读,只有在学生状态不好或者读书方法、计划有明显问题时,老师才会介入。作为指导老师,要充分把握好发挥学生主体性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度。很多同学刚加入读书会的时候,还不知道如何读书,碰到读不懂的时候会泄气,经过1-2次读书会后,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劲下慢慢进入读书状态,开始自主阅读。
读书会虽然不会明确具体的书目,但会划定读书的大概范围,即以经典社会科学著作为主,具体包括涂尔干、韦伯、马克思、福柯、布迪厄、哈贝马斯、吉登斯、齐美尔等社会科学大家。在阅读经典社会科学著作以外,还鼓励学生阅读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法哲学,以及政治学、人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著作。在阅读方法上,要求每个月选择一位作者,集中系统阅读这位作者的所有中文著作;在阅读顺序上,要求按照学者所处的年代以及学科发展的脉络,从前往后阅读。这其实是一种最为高效的读书方法。因为作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是一以贯之的,通过集中系统阅读,可以全面深入掌握作者的思想、理解作者的论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读书为什么重要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以及担任读书会指导老师的经验,我想就如何读书谈一下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先谈一下读书的意义。读书是一个对个人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很高的活动,因此,只有先了解了读书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强的动力、愿意花费更大的精力来读书。
我认为,读书是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读书很重要,但是,到底有多重要,可能不少同学还是不太了解。一般来说,我们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课堂和读书。课堂所讲授的大多是一个学科基础性、主体性的知识和理论,课堂里面所讲授的知识很多时候是经过教材编写者二次加工以及授课老师三次加工之后的;读书则是会涉及一个学科前沿性的知识和理论,书本里的知识是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外部加工的。大家去听课,既可以收获知识,也可以拓展视野,以及增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家去读书,也是如此。但是,在我看来,在拓展视野、增强个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方面,读书更有优势。这是因为读书是每个人自主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汲取理论、加深认识的过程。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都是通过读书来自主获取知识。例如,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有一个固定座位,他每天都在座位上坚持读书、写作,结果在座位下的水泥地上都磨出了脚印。毛泽东早年在中学读了半年以后,认为学校课程知识有限,在校学习不如自学,因而选择退学,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在半年的时间里,广泛阅读了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的哲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书。我觉得,这些集中系统深入的读书经历对他们思想和理论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读书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候,部分同学会想着只要读几本书,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和理论;也有同学为了更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一开始就去读最难的书。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太好的做法。读书的一件长期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需要着眼于长远,制定好读书规划,慢慢地提高读书的难度,逐步地进行量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和毅力。
(四)读书要遵循哪些原则
根据我自己的读书经验,我觉得读书要遵循几个原则。
第一,既要务实,更要务虚。很多人都会和同学们讲,要带着问题读书,读书要有目标,不能盲目读书,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对的,但是呢,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觉得,读书要坚持问题导向,但是导向性也不能太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既要务实、更要务虚。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内心先有个疑问,或者需要研究某个问题,为了解答疑问、研究问题而去主动选择一些书来读。这是务实。但是,不知道大家在此过程中有没有疑惑?我碰到不少同学,他们会和我说,自己正在研究某些问题,也读了一些书,但是读完以后,感觉没有收获,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以前。或者读了以后,觉得对该问题已有的研究都已经做的很好了,没有继续研究的空间和必要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是大家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还不够,所站的位置还不够高,视野还不够开拓。如果大家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很高,也能够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之上”,那么,就一定能够从已有的研究中找出破绽、发现问题,并找到继续研究的方向。
那么,怎么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如何开拓视野呢?这就要靠务虚,即不以明确的问题和直接的需求为导向,而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开拓视野为目标,具体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以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和线索,集中、系统、大量阅读某一作者、某一理论流派、某一学科的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所读的书并不是属于自己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所亟需的。但是,为了能够了解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脉络,找出其中的理论线索,或者为了能够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研究方法,才选择去读。例如,我在研究生阶段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来读人类学的著作,表面来看,这些阅读对我来说,都没有多大用处,我写论文的时候也很少从中摘引某些理论或者观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训练至关重要,让我至今受益。
所以,读书既要务实,更要务虚。具体可以用“修炼内功”和“练习招式”来比喻两者的关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那些绝世高手既有高深的内功,也有复杂的招式。无论是光有内功,还是只练招式,都是没办法成为绝世高手。读书其实也是这样,务虚就是“修炼内功”,务实就是“练习招式”,只有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第二,多读一些难懂的书。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读书也是这样,每年各个学科都会有大量的书出版。从古至今,法学领域的著作已经有多少本?我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我想一定是很多的,那么还有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书籍会更多。此外,还有各种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书籍。那么,这么多书,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因为对大家的具体情况不十分了解,我没办法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我觉得,需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多读一些难懂的书。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与我们读书的目的有关的。一般来说,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而很多时候,我们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在经历一段时间以后会忘掉。那么,只有去读那些难懂的书,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我认为,每个人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都是处在一个固定水平上的,当我们去读一些书,读起来感觉不是特别难,这实际意味着这本书的难度刚好匹配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如果读起来感觉比较难,或者说是特别难,这实际意味着这本书超出了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那么,当我们努力在啃书本上的文字、挖空心思在想作者想表达什么的时候,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的水平也被一点一点往上“拉扯”。如果读起来感觉不难,背后实际上是没有这种“拉扯”的过程。
一个人阅读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读书的量的积累,实际就是反复“拉扯”,最终的结果就是阅读和思考能力的“质变”。所以,要选择那些难懂的书。当然呢,其中也要把握好度,难度的提升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忽高忽低。这个时候,有同学就会向我提问,“老师,那些难懂的书我读不懂怎么办?”我觉得,大家应当客观、积极、乐观地来看待读书读不懂这个问题。因为读书要追求“拉扯”,所以对于书本的表达和作者的观点,必然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理解,很多时候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合上书以后脑子也可能是一片空白。这实际意味着因为我们没有完全获取书本的知识和观点,但是,因为有了“拉扯”,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有了提升,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集中系统性读书,才能更大限度发挥“拉扯”的作用,同时减少“拉扯”过程中的不良体验。例如,我们集中阅读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虽然不同著作的研究问题是不同的,但作者的问题意识是逐次推进的,研究方法、论证方式和表达风格是一以贯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读作者的第一本书,可能读不懂;等到读第二本书,就读懂了一点,同时,对第一本书的理解也有了提升;等到第三本书,会懂的更多。例如,我读涂尔干书的时候,第一本读《社会分工论》,当时读的很痛苦,不理解作者的观点,但后面接着读了《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对于作者的思想、方法就慢慢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来我再返回去读《社会分工论》,已经能够基本掌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的论证了。
第三,要全身心投入。因为要读难懂的书,所以需要全身心投入。读书的时候,要集中精力思考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的论证。如果有外界因素的搅扰,读书很容易中断。中断了以后,又要花精力来重新找到读书的状态,如果被搅扰的次数很多,这个时候读书体验就会比较差。所以,大家读书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掉来自外界的各种干扰,然后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读书当中。
第四,既要广博、又要精研。有一些同学喜欢“走捷径”,只想去读那些最厉害、最热门的书,就“万事大吉”;也有同学“很聪明”,花费大量精力钻研一个理论,把这个理论挖深吃透,然后靠这个理论“一招鲜吃遍天”。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的。读书,既要精研,更要广博。也就说,同学们应当广泛阅读多个作者的著作,涉猎多个领域和学科,而不是只“钻”到一个问题或者理论里面。其实,“精研”和“广博”是分不开的。换言之,只有不断“精研”,才能达到“广博”;而只有“广博”,才能更好地“精研”。
例如,卢曼的系统理论对我们认识法律现象有很大帮助,但是,我们要想更好地学习卢曼的系统理论,就还要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理论。例如,卢曼的系统理论来自于结构-功能理论,而结构-功能理论是之前的结构理论和功能主义理论发展而来,而最早的功能主义理论实际是在对社会进化论的反思之上产生的。在结构-功能理论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等等。如果同学们对这些理论能够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那么,对于卢曼系统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也一定会更深,使用也会更加纯熟。另外,卢曼不仅使用系统理论来研究法律问题,同时还研究了经济问题。那么,为了更好地掌握系统理论,不仅要读卢曼研究法律问题的书,也要去读他研究经济问题的书。
(五)读书有哪些方法
大部分同学都很关注读书的方法,但是,读书的方法往往是因人而异,很难有普适且有效的方法。我试着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对读书方法这个问题的认识。
第一,不仅要读观点,更要读论证过程。有一些同学读书的时候,为了求快,会直接跳过书本的论证过程,直接去读书本的观点;还有一些同学会去读一些对相关问题和理论流派进行梳理的书,从中能够了解到不少观点和理论。如果说之前已有相关阅读,且当下时间紧迫,我认为这些都是一些不错的读书方法。不过,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我还是建议同学们能够沉下心,多读读书本上作者的论证,看看作者是如何证成自己所提的观点。
我认为,论证是一本书的“灵魂”。同学们读书,要重点去读作者的论证,要跟着作者的思路完整走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思考的深度,以及理论思辨的魅力。更为关键的是,只有一字一句去读书,努力理解作者的论证过程,我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如果只读观点,阅读和思考能力是无从提高的。我这几年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参加论文答辩活动,发现有一些同学,虽然能够说出某些理论的具体观点,并在写作中运用这些理论、援引相关观点,以使文章显得更有“理论深度”、更具“学理性”;但是,如果剥去这些“外衣”,会发现不少同学对于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之深度是远远不足的。我认为,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注重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总之,如果读书只读“观点”,不读“论证”,无异于“买椟还珠”。
第二,不要以“手段”妨碍“目的”。有不少同学问我,“老师,读书要不要做笔记?要不要制作思维导图?要不要写读书报告?”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都没办法给出直接的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读书的方法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读书还是要做笔记,可以勾勾画画,在旁边加上批注;也可以做思维导图、写读书报告。不过,这些归根到底都是读书的“手段”,而掌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的论证,是读书的“目的”。“手段”应当服务于“目的”,至少不能妨碍“目的”的实现。所以说,同学们需要把握好“度”。有时候,我碰到一些同学,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做批注、记笔记、写读书报道、做思维导图。甚至由于批注太多,导致读书的状态被中断;由于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读书的速度很慢,影响了读书量的积累。我认为这些都可能犯了“手段”妨碍“目的”的错误。
第三,读书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一般很少给同学们推荐书。即使有同学来找我推荐书时,我也十分慎重,首先要多与他交流,充分了解他当下所处的读书阶段,读书的目的以及他的阅读和思考能力,然后再从自己已阅读的书本中找到合适的书推荐给他。之所以如此,我是担心自己的推荐打乱了学生自己的读书进度,扰乱了他读书的方向,甚至还可能挫伤了他读书的积极性。在指导读书会时,我也慎重向读书会成员推荐书,慎重提出建议,而是希望他们能够自我探索,找到读书的方向和方法。
我认为,读书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兴趣也不一样,因此,读书也不一样。所以,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需要,围绕自己的能力,来确定读书的计划和安排。同学们需要积极地听取他人的建议,但是不要被他人的意见所干扰,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同学们也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但是不能迷信方法,尤其是避免对一些方法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
读书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认为,这也正是读书的意义之所在。大部分同学通过课堂来获取知识,因此每个人知识的相似度很高,对于问题的思考的同质化也比较高,甚至可能像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统一规格、统一材质。要打破这一现象,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每位同学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和理论,每位同学读的书都不一样,因而其知识和理论的异质化就更高,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投入大量的时间。上面讲的很多内容,对于读书来说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时间,读书的关键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没有时间的投入,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觉得,同学们如果想要有所收获和提高,就需要在读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因为读书一定要有量的积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很难有所收获和提高。不能幻想着只要读几本书就能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是不现实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读书也是如此。只有一定读书量的积累,才能实现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阅读和思考能力的“质变”。
第五,读书需要“抱团取暖”。因为读书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且因为要读难懂的书,所以说,读书对一个人的自觉性、耐力和心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自觉性不高,耐力和心力不足,往往很难坚持下来,很容易放松和懈怠。因此,同学们可以组成读书会,读书会就是一个“加油站”,在读书会里,大家相互砥砺、“抱团取暖”、共同前进。这样可以很好地克服自觉性不高,耐力和心力不足的问题。不过,在读书会中,每个人需要保持充分的主体性,可以吸收指导老师和读书会成员的合理意见,但是要避免被影响甚至妨碍。
(六)我所说的其实是读书的方向
上面就是我关于读书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严格来说,上面所说的并不属于读书的具体方法,而是读书的方向。我在上面所反复强调,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因而读书的方法也就不同。事实上,也不存在绝对好的读书方法,只有适合每一个人自己的读书方法。所以,同学们需要结合我所提供的方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读书的过程中慢慢摸索,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我觉得,读书的方法只能从每个人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慢慢总结出来,自我探索寻找适合自己读书方法的事情外人是没办法代替大家完成的。换句话说,别人过河了,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再摸石头。不过,虽然我说的不是读书的具体方法,而是读书的方向,但是很多时候,方向其实比方法更重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远比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重要。
最后,需要指出,我的专业是法学,研究方向是法社会学,我所读的书基本也是法社会学,以及涉猎了一点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读书方法和原则会有一些不同,法学以外其他学科也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原则。所以,我上面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普适的,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来学习和借鉴。
内容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研修系列讲座之“如何阅读法学经典”(2023年3月2日),经修改后刊发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3年第1期,第1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