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于田野,治书与教学
——《中南研语》编辑部专访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
人物简介
陈柏峰教授荣获我国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前排左二)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座谈推进会上向陈柏峰(前排右一)等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获奖者颁奖。
陈柏峰,男,汉族,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兼)。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国家、教育部、湖北省多项人才工程。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获奖者,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负责人。
2023年7月,教育部公布《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由陈柏峰教授主持的《“经典”和“经验”双轮驱动的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项目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学校首次获得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标志着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访谈中,陈教授说“这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谈及研究生教育,他主张以“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两种路径作为驱动力,来解决法学教育当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欠缺的问题。
传道授业,致知笃行
“一流法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教授认为,法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引领中国的法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建立具有中国主体性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他领衔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法学教师团队历经坎坷的改革实践凝练出的《“经典”和“经验”双轮驱动的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育人模式,便是该团队育人成效显著的教学成果。目前,教师团队成员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中国大学教学》等权威期刊发表了诸多高质量教育教学理论文章,建成了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等,荣获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团队育人路径的建设思路、体系均已较为成熟,已在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著名法科院校获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发挥了显著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阐述关于这一教学成果的理念时,陈教授强调“经典”驱动和“经验”驱动的重要性。所谓“经典”驱动,即是在阅读之中淬炼思想。“读书是思考能力与批判能力的基础。理论性的阅读,能够带来很多用于思考和批判的工具,培养思考和批判能力。”他认为,在学术研究中,大家应该秉持这样一种态度:务虚而不是务实,要积极阅读“看起来无用的书”,学习“看起来无用的知识”。现在的务虚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务实,因为暂时“无用”的知识更可能在关键时刻有大用。
经典著作卷帙浩繁,从教十八年来,他始终坚持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书本上的理论好比眼镜。没有眼镜就很难看清事物,不同的理论就是不同的眼镜。大量的阅读便是为了在需要之时能够拿出来使用。”因此,他经常邀请学生加入读书分享会。这一行为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不断阅读经典著作之中精神得以丰盈,思想得以淬炼,这样方能支撑学术研究中偶尔的“灵光一现”。正所谓“学是基础、读是过程,思是关键、悟是核心,最终目的是参悟,是领略经典之中的思想、智慧和道理。”在其言传身教之下,阅读经典的行为在中南大法学院蔚然成风。
所谓“经验”驱动,即是静听田野深处。陈教授说,“法治问题关乎现实实践,法学理论研究不能仅依靠想象。”从他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至今,每年都会到基层调研。最初是农村,后来来到城市基层社区,又扩展到县乡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几乎涉及所有县乡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基层调研,不预设问题,而是在调研中发现论题并在深入调研中展开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并不是源自社会学方法教材,而是通过田野调查进行不断摸索。“只要深入基层调研,迟早会产出不错的学术成果。”陈教授一边说一边将目光移向办公桌上“积土成山”的调研报告,“这些都是我的学生写的部分田野随笔,是他们一个阶段的成果。”这不仅是中南大法学学子在实践田野中思想的沉淀,也侧面体现了该培养模式下陈院长默默耕耘的生动证明。
在二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陈教授开展了诸多问题研究。相比于“日用而不知”,他在教导学生时更加注重讲清其中的学术研究进路和成果产出机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思考。他认为,经验研究很适合用于理解中国法治与中国社会,这一方法具有相当的独特性,需要学生们自主使用方法论总结。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二十余省的田野坐标,见证了他带领法学学子躬耕于中国法治实践道路的身影。
赤子之心,笔耕不辍
自在中南大硕士毕业留校任教开始,陈教授陆续出版《法律经验研究方法》《传媒监督的法治》《乡村江湖》《乡村司法》等专著8部,主编《法学的11种可能》《什么是法学》等普及读物2部;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刊载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上的文章高达15篇,他的学术成果被CSSCI期刊引用1600多次,被中国知网(CNKI)引用3000多次,引证次数在全国法学青年学者中排名第一。除了在国内法学界有不俗的学术影响力,在诸如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相关学术领域也建树颇丰,其研究成果颇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特色。
“法律经验研究特别强调经验,而田野调查是获取经验的最主要渠道。”理论来源于实践,法律社会学尤其需要面对社会实践。陈教授所做的研究,正是通过调研,从社会问题、法治问题中寻找切入点,于其中寻找学术问题。多年来,他深耕法理学、法社会学与基层治理的研究方向,在问题思路、政策方法等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学科前沿,不断体悟“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学者需要在学术上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检验既有的理论认识,使其服务于理论创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陈院长身处武汉疫情防控前沿。他坚持科学抗疫,以独特的社会治理理论视角,提交了多份咨询报告,为疫情防控工作献计献策。这体现出他始终关注法治社会与基层治理问题,始终从实际问题出发回应中国法治实践的内在需求。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陈教授谈到,“目前法治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今后我将与国内同辈学者一起,从学术上搭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建构中国法治理论。”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作为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获得者中唯一的“80后”,陈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成为中国法治教育的“一股清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在社会治理领域,既有法律体系的覆盖率仍较低。”为此,他积极参与创设回应新时代需求的“社会治理法学”新文科,将通识教育与学科优势相结合,开设“引导学生读懂经典”“理解中国”的“当代中国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新课程,实现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法学教育新模式。在他心里,教师肩负塑造人的使命,是崇高的职业,责任重大;同时教师也是一个需要高度强调道德的职业,应在高度道德责任感的驱动下,传授知识、教导做人、引领成长、塑造人格。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陈教授在指导学生时十分注重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并重。多年来,他持续带领学生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村和城市基层开展调研,以“传帮带”的形式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成长,在实践中传授方法,在调研中给予启迪。学生们在调研现场提出学术性问题,并在进一步调研过程中寻求理论解释,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交往沟通、换位思考的能力。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做个好老师”一直是陈教授心中秉持的目标。谈及师生关系,他说道:“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是发自内心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导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以及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想道德进行指引。“优秀的大学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看待世界的科学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世界和人生;最好的老师,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能力。”
语言是一个人精神的具象化,从与陈教授的访谈所述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深入见解和对教师职责的高度重视。导师应该成为学生学术和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者和引导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陈教授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身为一位教育者的高尚品质,不论是对社会的责任感,还是对知识的热爱,亦或是对学生深切的关怀,都是他身为知识分子和学者的精神支柱和情怀的寄托。
筑梦未来,寄语师生
谈及未来,他期望自己和团队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他们能够扎根在法学这一片“沃土”中,为法治建设结出“累累硕果”。他还风趣地将培育人才和武侠世界联系在一起,笑道:“每个门派都有超越前辈的人才,学术界也应当是这样,这样才是传承,传前者之师,承后生之新。”陈教授也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顶尖学者,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土壤”,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能“开花”,便能“结果”,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便是教育的意义。无论是繁华都市的现代化校园,还是偏远乡村的简陋教室,都可以成为培育英才、回馈社会的“沃土”。
正是陈教授的多元视角和全面包容的教育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探寻所长发扬光大,不断成长。在他看来,老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是相互成就的。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站得稳教书讲台,坐得稳科研板凳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教学和科研不分家”。当老师走在学术的时代前沿,将会有足够宏大的视角和格局为学生讲述知识,将学生从海量线上教育资源的照本宣科当中“解救”出来。所以,前几年的职业生涯极为重要,不仅要在科研追求中保持勤奋不懈,同样要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他建议研究生应当从本科阶段的被动接受教育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索和学习。每个人应该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仅仅跟随老师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是不足以引领学术创新的。每个时代都会孕育出特有的问题和学术增长点,而每一代人中都会有能够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的“高手”。他期待同学们能成为这些“高手”之一,推动时代和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田野调研模式对法学教育的多元性做出了贡献。这些实地的经验也让我对中国法治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领悟更加深入。” 在未来,他的研究目标是与国内同辈学者一起,从学术上搭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建构中国法治理论。他说,“面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时代任务,学者必须深入学科体系、学术传统,建构有效的概念、理论和话语体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未来他将带着法学界的“种子”和“幼苗”奔向更广阔的田野,扎根其中,为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