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所动态> 研究快讯
陈柏峰教授重磅新书《传媒监督的法治》出版
2018-03-24 16:22 7947 阅读 由 Nicholas 编辑

 

  "江歌-刘鑫案""宜黄事件""药家鑫案"等事件流,媒体在司法讨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提供的可能是剪裁过的世界,但却使民众的法律表达、法律观念得到了展现和交锋。
《传媒监督的法治》以传媒监督的法治为主题展开研究,厘清相关社会因素和制度条件对传媒监督的影响,深入揭示传媒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传媒监督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法治的挑战,对传媒监督的法治进行描述和批判。

 

作者简介

 

 

陈柏峰,1980年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层法治研究所所长,青年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曾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兼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社会学、基层治理,著有《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乡村司法》等。
观点展示
从实践来看,网络时代的传媒监督对于法治建设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传媒监督可以推进法治,有时却可能危害法治。

 

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具有商业性,还可能带有政治性,如果传媒监督缺乏制约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成为私人和商业机构赚取私利的空间和手段,成为特定政治诉求和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引发对党、国家和法律的怀疑、藐视和抗拒,消弭传媒的公共性。

因此,需要从实践中勾勒当前中国传媒监督的轮廓,把握其运作状况,认知它在法治社会中的真实角色,辨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瑕疵,避免产生法治偏差。

本书要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媒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经历了市场化改革之后,从政府的严格管制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发展的巨大空间,而新型媒体网络更是蓬勃发展,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技术和形式运用日趋广泛。传媒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机遇。通过传媒监督寻求法律救济,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推进公共政策的改进,寻求法律制度的变革,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意见表达的时间、地域和文化水平限制,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BBS、QQ、博客、微博、微信等技术手段,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参与社会生活,表达各种意见。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介,人们的互动关系超越了阶层和时空的限制。最近几年,法治进程中的热点事件,几乎都受到传媒监督的影响,彰显了传媒监督在法治建设中的巨大力量。

 

在此背景下,目前学界和社会舆论主流观点对传媒监督多持乐观态度和理想化的认识,对传媒监督对于法治建设的消极影响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尚缺乏对传媒监督中相关问题的揭示和批判。从实践来看,网络时代的传媒监督对于法治建设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传媒监督可以推进法治,有时却可能危害法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具有商业性,还可能带有政治性,如果传媒监督缺乏制约就会造成负面影响,成为私人和商业机构赚取私利的空间和手段,成为特定政治诉求和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引发对党、国家和法律的怀疑、藐视和抗拒,消弭传媒的公共性。因此,需要从实践中勾勒当前中国传媒监督的轮廓,把握其运作状况,认知它在法治社会中真实角色,辨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瑕疵,避免产生法治偏差。

本书以传媒监督的法治为主题展开研究,理清相关社会因素和制度条件对传媒监督影响,深入揭示传媒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传媒监督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法治的挑战,对传媒监督的法治做出描述和批判。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第一章-第四章)是对传媒监督个案的分析,下编(第五章-第六章)是对传媒监督法治的一般性讨论;最后附录一章虽不直接涉及传媒监督,却是作者关注法治案件舆论和评论的起点,故附录于此。书稿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案件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从实践出发、经验本位的基本研究立场,力图在对传媒监督案件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把握传媒监督的运作逻辑和效果,探究传媒监督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展开更为多面性、包容性的讨论,反思当前我国传媒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导和规制传媒监督的法治化建议,将传媒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致谢与说明
本人主要研究领域一直是乡村治理和基层法治,研究进路主要依赖调研获取经验素材展开分析,传媒问题本不在视野中。不过,在田野行走的时间一长,对基层社会和基层法治问题有了一些了解和体悟,很容易发现传媒上充斥着大量对基层社会不切实际的、似是而非的描述以及想当然的、自以为是的评论,而这些描述和评论常常是法律人和媒体人赖以作出“正义”判断的基础。起初,我以为是法律人和媒体人脱离基层社会实际,甚至有在媒体上辩驳的冲动;不过,很快发现网络和自媒体中其实也有对热点事件的理性分析和表达,只是难在主流媒体上传播。传媒对基层社会问题的呈现,可能并非仅仅是认识偏差,问题更多可能出现在传媒自身。媒体、媒体人以及活跃在媒体上的法律人,也许存在某种“共谋”。

 

2010年,在《天涯》杂志社召开的一个学术会议上,我与媒体人萧武一见如故,此后经他引荐进入“扯淡群”;后来,萧武、海裔等一批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年轻学人一起创办了《经略》杂志,我也忝列其中成为经略研究院研究员;再后来,我们中的不少人又成为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在这几个高度重叠的朋友圈,大家几乎每天都会深度讨论时政和社会问题,其中有不少媒体圈的朋友,我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受益匪浅,不断丰富有关媒体和社会问题的知识,增进了对传媒运作机制的认识,增强了长久以来对传媒问题判断的自信心。本书中的大部分章节,在写作时曾在QQ群或微信群与这些朋友们讨论,得到过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衷心感谢他们。

2011年,在香港大学法学院访学期间,我曾与胡凌博士讨论过传媒及网络的诸多问题,此后本书不少章节的写作也陆续得到过他的意见和建议。胡凌博士可能是国内最前沿的网络法专家,他对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知识、对国内外网络法学术进展的把握、对网络运行及其法治机制的深刻思考,都曾让我大受裨益。

书中的不同章节曾先后在《开放时代》《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法商研究》《中国法律评论》《人文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杂志发表,感谢这些杂志及诸位编辑师友的认可和辛劳。

最后我还想特别感谢顾培东教授,记得2012年第一篇讨论传媒监督的论文(本书第一章)发表时,当时还素不相识的顾培东教授,曾给我打电话表达对此文的嘉许,这对我有着无以言表的鼓励作用,极大增强了一个年轻学人的为学自信心。

媒体问题非常复杂,虽然我不同意传媒中的主流意见,但应该说那些意见也有其社会基础。不过,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揭示与众不同的现象和机理,方显英雄本色。我对传媒监督机理的探索和呈现,可能只是一孔之见,不敢说自己发现了真理,如果能对读者能有些许启发,我就应该知足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如此纷扰迷惑,像我这样跌跌撞撞进入传媒研究的学者,实在没有太多底气过于自信。

目录
代序

 

前言

上  编

第一章 监督偏差:宜黄事件

一、“宜黄事件”及相关传媒监督

二、传媒监督的信息真实性检讨

三、传媒监督的角色中立性检讨

四、传媒监督的偏差及其原因

五、法治社会的传媒监督立场

第二章 传媒角色:药家鑫案

一、药家鑫案的民愤

二、传媒对民愤的刺激

三、群体极化效果下的传媒角色

四、药家鑫免死的“本土资源”

五、从个案效果反思传媒角色

第三章 法治生态:唐慧连环案

一、唐慧的策略:上访

二、维稳压力下的司法

三、民粹主义的盛行

四、媒体介入的后果

五、《南方周末》的颠覆

第四章 冲突呈现:城管执法

一、从城管执法的形象说起

二、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形成

三、城管街头执法的冲突

四、执法冲突的结构性原因

五、执法冲突的传媒表达

六、执法冲突的呈现与弥合

下  编 

第五章 传媒的商业性

一、传媒商业性的一般原理

二、传媒商业性的内部机制

三、互联网传媒的利益场

四、传媒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反思

第六章 传媒的政治性

一、传媒公共性的预设与现实

二、传媒政治性的实践历史

三、当前中国传媒的政治性

四、传媒政治性的规制现状

    五、传媒政治性之法律规制的建议

结  语

附  录    泛道德化:佘祥林冤案

一、佘祥林冤案及公检法机关的反思

二、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言说及其社会效果

三、司法教条主义

四、泛道德化话语

五、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条件

六、中国上诉司法的功能

七、警惕教条主义与泛道德化话语

参考文献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