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友宏 刘璇 郭筱)11月13日下午,法学部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34期/“社科法学连线”系列讲座第21讲于文治楼六楼会议室开讲。云南大学李娜教授以“守法研究——理解法律实施的重要视角”为主题发表演讲,法学院龚春霞老师担任主持人。我院陈柏峰教授,理论法学系何鹏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凌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戴昕副教授、我院资琳副教授出席本次讲座。
李娜教授指明,当代主流法学研究视角是法律如何影响、塑造人的行为,自上而下,缺失“他者”视角。从被规范主体的视角去理解法律的实施,思考法律目标如何得以实现以及因何失败。法律实施是一种互动性的过程,不可忽略从“纸面的规则”到“实际行动”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动态过程。要拓展法学研究的视角与研究空间,既探讨结果,亦探讨过程。
李娜教授提出,守法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法律实施的一个新挑战。问题不在于缺乏法律或者监管体系,而在于如何实现普遍性的守法。法制社会不能仅仅依赖于司法体系与执法体系,思考规范人们的行为的更优方法,就能用更聪明、节省的方法指导人们的行为。
关于研究守法,李娜教授提出,可以从守法动机、守法能力以及守法条件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守法动机,分为法律威慑、社会动机、规范性动机;守法能力,分为知识层面与资源层面;守法条件,考虑政治性影响、经济力量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
而实证研究与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存在实施不同与实施困难,李娜教授指出法律实施从立法到个人中间复杂、动态的过程造成的具体现场不可控。
李娜教授总结,守法未必是执法的结果,而且守法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行动。守法的过程是动态的、多元的,正如法律实施的过程本身一样。劝诫同学们研究要有多维度、多视角,法律实施是一个广大的范畴,需要尊重常识、尊重生活逻辑,回到社会情境中去考虑法律问题,莫被传统研究方法限制想象力。
讲座在龚春霞老师的点评与研究生的提问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