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所动态> 本站公告
第六届“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17-06-15 13:03 8973 阅读 由 shinianouyu 编辑

第六届“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研讨会于610号上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治楼五楼会议室召开,我校党委书记栾永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杂志主编宋小庆、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姚飞为会议致辞。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殷修林教授,法学院副院长陈柏峰教授,全国众多知名学者和媒体嘉宾参与此次会议。我院党委书记肖崇明主持会议开幕式。

会议伊始,栾书记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科技研究工作的立足点和法学各方面取得的发展成果。他谈到中国正处在历史关键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都需要面向未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进行概念、话语和学科的全面创新。

宋主编在开幕式致辞中以“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学科学术”为题,指出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在眼前。为了回应这样的时代需求,政治学、法学、传播学、哲学等各学科专业学者,先后围绕着“全球法权秩序”、“中国百年道路的展开”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中国叙事”等丰富主题,持续进行着思想交流与创造。

姚院长回首了“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年会走过的六个年头,指出学者在六年以来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为着共同目标,开展“中国道路”理论研究、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话语,坚持理想,很不容易。六年以来,大家跨越学科差异、把握时代需求,逐渐形成了一个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青年学术思想共同体。

一、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

会议第一阶段的主题是全球变局与中国道路。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副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现代语言系助理教授殷之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晋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研究员魏南枝、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行坤副教授为主讲人,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田雷教授主持。

章永乐副教授在《大变局下的内外关系:从 19  21 世纪》的发言中从体系、国家安全架构、大国国内矛盾、显著国际矛盾和主导政体分析大变局下的内外关系。从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体系,再到两大阵营的道路之争下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再然后是前苏联的解体,世界正谋求着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在世界大局的更替下,国内轨迹不断发生变化,正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导致中国开始慢慢融入国际体系。

殷老师在《作为方法的第三世界》的发言中,阐述了世界秩序自上而下的特点,指出第三世界背后的历史负担重重。并对这套历史革命理论所存在的质疑进行阐释,从这一问题出发,殷老师引入了阶级固化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眼中的阶级观念和欧洲长久以来阶级存在的思想基础。

贾晋京研究员在《从经济央行化看当代世界》的发言中,从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入手,解释央行不断地买企业债、国债的行为。欧洲央行希望借此来拉动低迷的通胀率,通过购买债券来促进增发贷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整个全球经济都在央行化,只是快和慢的区别,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魏南枝副研究员在《当前西方大众民主的“超越左右”浪潮》的发言中,指出美国劳资矛盾被右翼充分利用的现象,从今年的法国大选谈爱国主义与全球主义的冲突以及精英共治与大众民主的矛盾。魏老师回顾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分析法国的工人阶级拒绝福利权,期待一人一票的心态,工人阶级在欧洲大陆的福利政策的发展下不断丧失本质的民主权利,社会中普遍出现淡化选举,强化话语权体系。

王行坤副教授在《诸众与组织:哈特与奈格里论全球反抗运动》的发言中,引入霍布斯的人民和斯宾罗莎的诸众概念,并进行比较。他认为霍布斯的人民观念与中国的人民观念相差甚远,霍布斯所坚持的人民是一个原子化的概念,这样的概念下,人民让渡了应有的基本权利。这种观念没有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和相应的保障,而斯宾罗莎所坚持的诸众概念认为人具有杂多性,差异性,从而驳斥了霍布斯的观点。

发言结束后,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李智星、北京修远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肖自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钟准、修远基金会研究部副主任柯贵福四位学者先后对发言进行了评议。

二、制度自信与体制改革

下午,以“制度自信与体制改革”为主题的第二场研讨会在文治楼二楼会议室召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鄢一龙、中央党校党建部讲师郑寰、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张晓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邵六益担任主讲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永乐、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徐斌为本场会议的评议员,由法律出版社学术分社社长助理高山担任主持人。

鄢一龙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合优势”,围绕“新计划经济”与“新鸟笼经济”分析大数据潮流下的经济发展特点,并引用陈云同志关于“四大平衡”即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各自平衡和统一平衡的理论分析了今天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特点。

郑寰老师围绕“创造型政府与后发赶超战略”展开报告,通过向大家介绍“政府白痴论”,“比较优势论”两种观点来分析为什么产业政策屡屡失败,并以“匪夷所思的贵州大数据战略实施行动”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阐述中国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介绍了将地方政府比做公司、三维市场体制、精英的政治锦标赛三种理论,在总结中,他强调地方政府主动创造市场和产业的重要性。

张晓波老师以“京津冀重塑未来:为什么是雄安”为主题,他分析了首都北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以及“北京肥胖,河北瘦弱”的地区形势。并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阐述雄安新区重新构建京津冀城市群的使命。邵六益老师围绕“国家转型与政法传统的兴起”展开报告,向大家讲述了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同等的重要性。

梁永成老师的报告主题为“重新理解党纪治理技术——党治国家视角下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互动”,他向大家介绍了忏悔制度的渊源、忏悔实践的三种张力——公共性与私人性,法定性与党规习惯,道德化与去道德化,并向大家讲解了法治与德治互动关系以及研究党纪治理技术的意义。

章永乐副教授、李晟副教授、徐斌老师对几位主讲人的报告进行评议,互动环节,老师们对忏悔制度的意义、工作生活与党组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交流,主讲人一一回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三、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张力

研讨会第三场以“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张力”为主题,由清华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所博士后孔元、上海大学法学院讲师岳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讲师杨立民及云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吴云梅等进行发言,华中科技大学讲师杨昂、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磊杰、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讲师王烈琦作为评议人,由上海大学法学院李建勇教授担任主持人。

孔元在发言中反思欧洲十九世纪以来的国际法政策,帝国与民族国家建立的宪法问题,梳理出欧洲的国际法发展脉络,否定西方历史中的帝国主义范式,从法学视角分析中国近代史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最终阐释民族国家与宪法政治的主题。

岳林老师的发言紧贴人工智能与私法标签的主题,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分类标准与其取代法官执法的可能性。

杨立民老师在发言中对中国法律服务业的开放机制进行阐述,讲述了中国法律服务业存在的争议与现状,展示了中国关于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定以及承诺状况,表现出我国在法律服务市场开放方面的努力,发言最后,杨博士简单介绍了美国各州、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开放状况,并与我国进行对比。

吴副研究员对描述性守法行为进行分析,从守法危机和挑战、国内现有守法研究、国外守法的研究路径,描述性守法行为的新路径尝试、益处和局限等四个方面对这一行为进行讲解,并对其小组所做的餐馆守法研究做简要报告。

杨老师对孔元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将国际法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基督教时期,民主国家诞生时期,当代超国家时期。阐释宪法理论中的民主国家的困境原因即是自我与他我的区分,提出殖民地等地区能否使用本国宪法的疑问。魏副教授则对法律服务市场进行评析,提出主权的重要性与不同国家的体量应当被纳入考虑范围。王老师指出了论文中的小型错误,并对发言的三位博士进行鼓励。

四、当代治理的前沿思考

611日上午,学术研讨会第二天第一场顺利举行,本场研讨会以“当代治理的前沿思考”为主题,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丁轶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徐斌、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敖海静、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林研究生为主要发言人,刘忠教授、田雷教授、陈心想教授作为评议人,李建勇教授担任主持人。

在陈述发言环节,丁轶博士围绕“等级体制下的契约化治理”这一主题,重点探讨了宪法层面上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特别是权力的划分。徐斌老师主要围绕了“如何把香港这样一个如此异质性的法治地区纳入到天朝的法权秩序中”的问题,对基本法的合宪性、法律渊源、性质以及国家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效力与适用等争议热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敖海静则针对美国竞选资金监管问题,对美国的历史演变和境遇作一个回顾梳理,主要探讨了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关于言论自由里面是否涵盖了竞选资金这一块。而高林则主要介绍其论文《澳洲及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抉择”:探讨三方关系中的难题》的写作背景和成稿过程,结合自己当天接受澳洲广播电台驻华记者采访的切身感受,表达自己对中澳关系的个人看法。

在审议评价环节,刘忠教授、田雷教授、陈心想教授针对四位发言人的陈述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其中陈心想教授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评价,对前三位发言人的论文和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在澳大利亚主流媒体的具体界定和主流媒体舆论和真正民众生活体验差异两方面和高林进行了交流探讨。

五、法律与文学

611日上午第二场研讨会,则是以影视为切入点,论述法律与文学。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伟教授担任主持人。

首先由西南政法大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亓同惠论述“第五代”的蒙太奇:华语电影与汉语法理学——从叙事构建“主体性认同”的比较分析。亓同惠副教授提到电影与法学的可能关联(某种复杂的同求性),对第五代华语电影进行分析,并得到一定的结论:从叙述策略上看,华语电影偏好的策略是“断点”和“延宕”,汉语法理学偏好的策略“定向”与“封闭”,但两者都试图建立某种“语境阐释”,在其中不是追求意义的普适性而是关注意义的可理解性,或者说意义本身具有的具体性、时间性和地方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论述《人民的名义》为何不是一部法律剧。张慧瑜提到,《人民的名义》是以电视剧的形式阐释反腐的含义,以文艺阐释政治。他提出,“反腐剧”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剧,很容易过度商业化,表现色情、凶杀、暴力等元素。这部带有“政治窥秘”色彩的政治剧,使得观众从这部反腐、反贪剧中窥视当下中国最神秘的官场生态,而且还是省一级的高层政治,可以从“政治”“人民”和“干部”这三个关键词来理解中国政治。

接着,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颀和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萧武对讲述的内容进行评议。

陈颀副教授提到,亓同惠副教授以文学和法律的叙述电影和法理学各自的文本和语境提及一定的叙述策略,是一种摆脱某种阶级和政治视角的话语,并有选择的吸收西方和对中国主体性的追求,这是十分重要的。陈副教授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对于张慧瑜老师的论述,他主要提出,现实的法律怎么通过文艺的方式来表达,什么是一个理想的法律人,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等问题。法律文学研究可能需要突破各自学科的限制。而萧武老师通过对所论述的影视人物的分析,提出什么才是一名合格的被人民需要的被党认可的好干部这一问题,并对《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言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

最后,亓同惠副教授和张慧瑜老师对评议人所提的问题进行了反馈,支持人刘伟教授进行了总结。

六、思想史研究的新探索

下午,以主题为思想史研究的新探索的周日第三场研讨会在文治楼2楼会议室继续进行。本次研讨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潘妮妮副教授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王锐以“‘诸子以致用’——孙德谦对于诸子学的阐述”为主题表达了他的看法,他指出孙德谦认清了明家数与辨宗旨对于子学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以此来梳理诸子流派,祛除似是而非之论,进而凸显出诸家特色所在。他认为孙德谦身处近代变局之中,对于诸子立言以救世之心深有体会,遂认为彼等乃乱世之学术,于今日实应表彰。这些观点对于今人重新审视近代的子学研究,总结其中利弊得失,非常值得引为参考。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吴立群以“西学视域下的《山海经》解读——基于明末清初与清末民初的考察”为题,探究了《山海经》在西学东渐时期直至清末民初对于文化自觉、文化交融的作用。她认为,西学东渐的潮流第一次推动了具有西方视野的学者运用西学知识解读《山海经》。而后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尊西的思潮下,重构《山海经》。通过二者之间的比较与探究,能启示我们在西学的体系框架下尝试着回归本原的文化语境,进而走上一条文化自觉的《山海经》诠释之路。

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博士候选人刘明对于新时期“封建”话语的兴起及其思想意义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在文革结束后,如何认识和解释十年挫折并从中汲取教训,成为全党全国不得不面对的思想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批判封建主义的思潮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批判 文革 及之前的 左 错误的重要话语之一。这股思潮一方面对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引导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但也成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重要原因。只有通过考察新时期的 封建 话语形成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在新时期的思想变迁中的作用和意义。

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叶开儒则就《列国时代的立法者:卢梭立法思想演技》为主题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一直以来,对于卢梭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思想史上,而对其具体的立法实践的研究却一直缺乏。因此他试图通过对卢梭的立法文本《科西嘉宪政规划》和《关于波兰政体的思考》一文进行语境化的分析。

而后,武汉轻工大学唐俊峰副教授对于四位同学的报告做出精彩的点评,在肯定的同时也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评指正。

七、传媒与法治

下午3时,以“传媒与法治”的第四场研讨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我校法学院陈柏峰教授作为引言人,中山大学法学院刘忠教授、南开大学法学院李晟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萧武、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助理教授孙力舟、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张晓波、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陈颀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吕德文副教授参与讨论,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唐杰做最后总结。

陈柏峰教授首先就自己所著《传媒监督的法治》分析了媒体调研与实地调研的差别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批判了一些媒体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隐瞒真相、欺骗公众的现象,同时也阐述了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新闻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及在法律与新闻之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矛盾。

接下来,孙力舟老师指出《传媒监督的法治》这本书时是近期第一步剖析传媒与法治关系的作品,他认为,目前资本化的运用在新闻领域的推进,新闻单位的营利性也慢慢凸显,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新闻单位成为了利益交换的工具,这些极大地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度,甚至会对于政府公信力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陈颀副教授指出,目前的大学生对于新闻学科有着很大的职业憧憬,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出现很多偏差和冲突。他认为,目前的传播媒体兼具商业性和政治性这两方面的价值,而信息时代如何使法律人与传媒人共享信息,在执法守法的同时秉持公正,完善舆论监督体制,我们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唐杰老师对此做出了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充实了我们的学术思想,壮大了学术研究的队伍,言论自由互相交流的风气越来越强,成果越来越丰硕,对于未来的研究道路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最后一场研讨会的结束,本次第六届“法权秩序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就此完美落幕。

新闻链接:http://law.zuel.edu.cn/2017/0613/c3603a168714/page.htm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