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吕笑语 杨云凤 乐昊)3月11日上午,由我校青年长江学者、法学院陈柏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研究》(批准号16ZDA062)在文泓楼四楼会议室举行开题评审会。
开题评审会邀请了四川大学法学院顾培东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吴毅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黎江虹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继成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周尚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尤陈俊副教授担任评审专家。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殷修林、科研部副部长张志刚、皮海鹏等出席会议。我校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汉明教授,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贺雪峰教授,云南大学研究生部部长王启梁教授、我校法律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武乾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侯猛副教授等专家及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本次评审会。会议由徐汉明教授主持。
齐文远副书记在讲话中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首席专家陈柏峰教授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预祝陈柏峰教授及整个团队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首席专家陈柏峰教授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的总体框架与思路、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进度和预期的研究目标与成果五个方面进行了开题汇报。课题拟在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系统性地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模式,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高度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诸多体制机制问题,总结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主要经验和模式特征,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法治理论。
评审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表示,陈柏峰教授的报告详尽,把握了课题的脉络,在研究方向上应该更多的联系实际。评审组负责人顾培东教授表示,这个课题的难度是毋庸置疑的,不光破题难,研究任务也会十分艰巨,尤其是法学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独立范畴,落实困难。正因为如此,陈教授的报告令人震撼,我们有信心完成突破,取得预期的成果!齐文远教授肯定了报告的核心思想——人的城镇化,同时指出在观念的规制上着墨不多,这一点需要重视。张继成教授则从逻辑学出发,与列席专家论证了“新型”的外延与内涵,以及“新型”如何体现的问题,强调研究法治保障,一定要弄清楚保障的主体,否则做出的成果很难有实际的意义。黎江虹教授从经济法领域切入,指出城镇化建设是由政府引导的,但报告中对政府官员的研究较弱;另一方面,在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的财政关系问题、政府和市场的协调问题都应该纳入课题的研究范围中来。吴毅教授认为,这个课题包容性很强,给破题增加了很大难度,主张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事”、“地”、“权”问题化为土地转换、身份转换、就业转换、社保转换的问题,从而把课题缩小,便于研究的开展。尤陈俊教授则认为“法治评估”是报告的最大亮点,也希望司法能够在项目中发挥作用。经过专家表决,评审组成员一致同意通过开题报告,同意按计划开展项目研究。
徐汉明教授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始终在不断地改革,并从改革中汲取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法学界学者要研究解决在完善法制建设、通往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出现的法律问题。希望课题组能发扬这种意识和精神,做出对国家和社会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成果来。
最后,陈柏峰教授对各位专家中肯且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课题组一定认真消化、吸纳各位评审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现有研究架构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标志性成果,同时也感谢学校和师生们对课题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