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迎接新挑战——侯猛院长在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致辞
2025-09-08 18:39 121 阅读 由 侯猛 编辑


2025,迎接新挑战——侯猛院长在法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上的致辞

1.jpg

各位同学,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加入中南法学大家庭的有354位法学硕士生、400位专业硕士生和67位博士生。昨天你们来报到,是武汉入夏以来最凉快的一天,但我们的心情却是最火热的一天。作为新任(学术)院长,我原本想反卷,不想参加全国法学院院长致辞写作大赛。但法学院主页上还有院长致辞专栏,里面收录了上一任院长陈柏峰副校长的六篇院长致辞。你不写,这个栏目将来留不留?只好硬着头皮接着写。事实上,中南的法科传统就是在这些点滴中呈现,并不断延续下去的。

时间过得真快。法学界第一个搞开学致辞的,第一个开始卷的,就是我的老师苏力教授。他担任北大法学院院长后的第一次开学致辞,就是在我当年研究生入学时。时间是2001年9月7日,也就是二十四年前的今天。我的文笔不如苏力那么优雅(他甚至还出版了致辞集《走不出的风景》),不如柏峰那么激昂。我的发出来后一定会被比较,有些发怵,讲什么呢,那就接着讲吧。苏力在我入学时的发言题目是“迎接挑战”,那今天我和你们再讲讲,2025年,作为具有70多年历史中南法学的一员,我和你们一起分享如何迎接新挑战。

我知道,在座其中有不少同学,并没有想到今年会来到我们学校。但不论心情是失落还是得意,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了转动。因此,不论你过去在什么地方、哪个学校,过去有怎样的期待,我们因缘际会,在此刻,我们都成为了“中南法律人”。

什么是中南法律人?中南法律人的传统“源”于1948年。中原大学是经党中央批准的,随着解放新中国的步伐南下诞生的一所新型大学。中南法律人的传统“启”于1953年。中南政法学院是国家在全国五个行政大区先后设立的政法学院之一,由此构筑了“五院四系”的基本法学格局(其中,人大作为四系之首与中南保持了七十余年的密切联系)。中南法律人的传统“承”于1977年。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是文革结束后全国率先招生的三所法律系之一(其他两所是北大和吉大)。中南法律人的传统“转”于1984年,在这里中南政法学院得以重建。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在备战时,就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下一站,茶山刘”。你看,这不是来了吗?

2.jpg

此刻,你们来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是两校(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合”于2000年,由此,进入了中南法律人传统的新时代。目前,我们是全国六所拥有法学双一流学科的高校之一(其他五所分别是北大、清华、人大、法大、武大)。今年上半年,基于法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需求,法学学科的院系进行重组,成立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家治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法学院。此外,还有中外合作办学的法与经济学院、挂靠法学院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由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形成了法学院是母院,五院并举的基本格局。

也正因为我们是两校合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已经不能单纯以“五院四系”或“五财一贸”来概括,而是一所以文科为主的大学,是一所跨学科融通的大学。我琢磨这所学校是不是与一所历史更早,由二十世纪初英国的工人社会主义派别——费边社成员,所创办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名相似。由此,我想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代大家,他的名字叫费孝通。他就毕业于这所学校,抗战时期毅然回国。之所以想起,是因为我刚刚完成了为法科学生选编的《费孝通读本》的最后定稿工作。《费孝通读本》的全称是《文化、法律与社会:费孝通读本》,强调这个书名,是想告诉我们的同学,我们学习中国法律,必须要理解法律背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就得有意识地进行多学科甚至跨学科的学习。例如,法学与经济学、法学与工商管理、法学与会计学,甚至时代对我们还提出了更新要求——学习法律与人工智能。因此,今年的赠书我特别挑选了一本,就是《机器能取代法官吗: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法律》。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老师,那我还要不要好好学习法律、好好学习法学?当然要。但你们现在已经是研究生了,不是把本科学过地再学一遍,甚至也不只是学深一点。即使是非法学法硕也不应如此。

5.jpg

在研究生阶段,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注重交叉或者融通。当然,前提是你在本科阶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法学知识体系作为底子。体系思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各位的法学知识体系还没有建构起来,那就得抓紧补课。在此基础上,要注重法学内部各个二级学科或部门法之间的交叉学习。比如,宪法与各部门法的交叉、民法与刑法的交叉、民法与商法的交叉,甚至民法、商法与诉讼法的交叉、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交叉,等等。法学内部的交叉,过去强调得并不多,我们可以一起学起来、做起来。最后,要注重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习。这种交叉学习,不是说法学与经济学同时并举,而是立足法学一方,向经济学开放,向经济学进军。

之所以鼓励法学内部二级学科之间、法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是因为当你要处理一个具体真实的法律问题时,就会发现涉及很多部门法,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前些时候很火的家族资产大战事件,不仅涉及公司法、信托法、证券法、婚姻法、行政法的问题,还涉及到投资、金融、贸易、外汇的问题。因此,作为在校名上就应有融通优势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我们需要尽快养成跨学科的分析思维,以迎接社会的挑战。

7.jpg

我从费孝通那里还读到的就是,他的一生都在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国家。除了他早期的名著《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以外,晚年他还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自觉。例如,他提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武汉正好有这样的区位优势,包括区域法治协同的优势。作为五院之一,国家设立中南政法,就是立足中南地区为国家培养人才。即使历经七十年时间沧桑,这一战略布局始终未有改变,我们都是受益者。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用专业服务大众。因此,我建议你们在中南的这二年或三年,不要只读那些看似有用的书,多读那些看似没用的书,学会提问、学会反思,不仅关注书本中的法律,更要关注行动中的法律,在祖国的大地上描绘自己的青春本色。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从今天起,你们将在中南大开启新的旅程。愿你们独立、坚强、自信、快乐。

再次祝福你们!



                                                                                                                                                                                                                                                                     侯猛

                                                                                                                                                                                  2025年9月7日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