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期:2024年10月26日-11月26日
我这个月读了四本书,《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和《小镇喧嚣》,这个星期正在读《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后续打算阅读韦伯的《支配社会学》、《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支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学术与政治》。以下简要介绍《自杀论》,如书名所言,关键词是“自杀”。但由于篇幅所限,所介绍的只是其理论的冰山一角——“利己主义自杀”。
涂尔干在排除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对社会自杀率的影响后,引出了社会如何影响自杀率的论题。在利己主义自杀一章中,他发现在宗教领域中,清教徒比天主教徒更容易自杀。原因是清教的整合度低,当自由问询精神充斥整个宗教时,使人们的求知欲上升,以致于重建了整个道德秩序。在讨论完宗教与自杀的关系后,涂尔干将目光聚焦于家庭与政治,并发现自杀人数的多少不论与家庭社会整合程度,还是与政治社会整合程度都成反比。涂尔干因而得出结论,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人所属群体整合程度成反比。最后得出了利己主义自杀的定义:个人所属群体的社会团结性不强,使人无法依靠集体,而只能依靠自己,在自己无法实现特定目标的情形下产生的自杀。
在书的最后,涂尔干探讨了如何降低利己主义自杀的问题。他认为解决利己主义自杀的唯一办法是使得社会群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便这些群体更加牢固的留住个人,个人更加依恋群体。接着他探讨了哪种团体,最适合于人们恢复这种有益的团结。首先不是政治团体,也不是宗教团体,更不是家庭。涂尔干认为还有一种没有讨论到的团体,这就是同类劳动者履行同样职责的合作者,联合起来形成的职业团体或行会。因为他是由从事同类工作的个人组成的,他们的兴趣是一致的,所以再没有比他更合适于形成社会思想和社会感情的场所了。这里还要说明一下行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实际上它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没什么东西把他们彼此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只有表面的和断断续续的关系,甚至随时准备把对方当作竞争者,而不是当作合作者对待。但是有朝一日他们有了许多共同的事情,他们和他们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就会在这一点上密切起来,一致的感情便油然而生生。这是其他团体无法完成的功能。
阅读周期:2024年11月27日-12月29日
这个月我阅读了《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的上下卷,《置身事内》和《支配社会学》这四本书,目前正在阅读《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未来想阅读《法律社会学》,《学术与政治》。这次我想分享的是《支配社会学》中的卡理斯玛型。支配是个人将自己的意志加之于他人的可能性。韦伯将支配分为,基于利害状态的支配(基于市场独占地位的支配,被支配者仍有形式上的自由)和基于权威的支配(对支配者绝对的服从)。这两个概念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区分,且两者是相互转化的。
这本书仅讨论权威支配,并以支配的正当性为标准,对权威支配划分为。一是基于合理规则的制度。在制度之下,委任的人要求获得的服从,是服从于规则,而不是特定的人。官僚制是典型。二是基于传统和人的权威,对特定人的服从。家父长制是典型。三是在非日常化的事务中产生的,对卡里斯马的信仰,即信仰先知,英雄等具有特殊神力的人。卡里斯马人典型。历史中的支配是这三种类型的变形或者混合。
卡理斯玛型支配,诞生于超越常规经济活动的需求之中,如危机时刻,由具有非凡才能的领导者所引领,这种支配不依赖于薪酬和教育体系。其权力的根基在于被支配者的认可,因此这种支配形式极为不稳定,要求领导者不断证明其天赋。卡理斯玛型支配具有革命性质,与官僚制不同,后者仅要求人们从外部适应其技术成果,而无需深究其内在特征和理念。卡理斯玛型支配的影响力是深入心灵的,能够在被支配者心中树立新信仰,从内部摧毁旧规则。这种支配形式源于非常态需求,因此本质上不稳定,一旦需求消失,或者社会经济条件变化,支配结构便可能崩溃,变成日常的稳定状态,转变为一种制度,同时这也是卡理斯玛型支配者及其追随者所渴望的,他们希望自己的统治地位变成长期性的。在此过程中,卡理斯玛型支配与传统家产制相互融合,有可能成为既得权利的合法基础。
卡理斯玛型支配也有可能实现即事化,从个人天赋转变为一种资质。例如,人们可能相信卡理斯玛可以通过血缘传递,成为世代传承的财产,或者通过国王加冕仪式等人工或巫术手段转移卡理斯玛支配资格。这样,卡理斯玛与官职结合,走向制度化,从个人化的启示和英雄信仰转变为永久性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在此过程,致使卡理斯玛通知不断衰微的,最不可阻挡的力量是合理的纪律。伴随着政治军事,经济需求的理性化和纪律化,越来越限制了卡理斯玛的意义。